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环境保护类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0题,共0分)
1.

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的处理意见的性质是()。

  • A.行政命令
  • B.行政仲裁
  • C.行政调解
  • D.行政裁决
2.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 C.国家环保局
  • D.省级人民政府
3.

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 A.保护管理费
  • B.惩罚性收费
  • C.补偿费
  • D.开发使用费
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 A.中国
  • B.美国
  • C.日本
  • D.瑞典
5.

(),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 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 C.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 D.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6.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

  • A.协调发展
  • B.可持续发展
  • C.预防为主
  • D.综合利用
7.

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 A.居民生活活动
  • B.商业活动
  • C.交通运输活动
  • D.经济生产活动
8.

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 A.污染防治
  • B.污染控制
  • C.自然保护
  • D.水土保持
9.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 A.综合防治
  • B.早期限制
  •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 D.治理
10.

在管理措施和手段中,尤其是()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A.行政和经济
  • B.法律和经济
  • C.法律和科学技术
  • D.法律和宣传教育
11.

《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境外的废弃物()

  • A.不得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 B.不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输
  • C.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特别许可证
  • D.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紧急许可证
12.

我国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 A.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
  • 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
  • C.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
  • 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13.

在中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制定于()

  • A.1964年
  • B.1974年
  • C.1978年
  • D.1982年
14.

中国的领海宽度为()

  • A.3海里
  • B.6海里
  • C.12海里
  • D.200海里
15.

关于海洋环境污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洋环境污染是危害海洋环境的最紧迫问题
  • B.我国公害史上有名的“水俣病”,就是汞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显着例子
  • C.我国近年来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的状况相当严重
  • D.即使在杳无人迹的南北极地区海域,也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16.

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

  • A.1978《宪法》
  •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 C.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 D.1989年《环境保护法》
17.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
  • 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
  • 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
  • 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18.

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类型是()

  • A.煤烟型
  • B.石油型
  • C.特殊型
  • D.油烟型
19.

在环境保护单行法规中,规定了多种行政处罚形式,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

  • A.警告
  • B.罚款
  • C.责令限期治理
  • D.缴纳排污费
20.

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

  • A.故意
  • B.直接故意
  • C.过失
  • D.疏忽大意
21.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进行的。

  • A.消费者
  • B.食物链和食物网
  • C.生产者
  • D.分解者
22.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 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23.

目前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机构是()

  •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 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C.国务院发展计划委员会
  • D.国土资源部
24.

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 A.生态系统
  • B.生物圈
  • C.食物链
  • D.生态平衡
25.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二氧化碳
  • B.甲烷
  • C.二氧化硫
  • D.氮氧化合物
26.

世界各国都将环境污染损害作为一种()行为来对待,中国的立法也不例外。

  • A.普通侵权行为
  • B.特殊侵权行为
  • C.刑事犯罪行为
  • D.特殊违约行为
27.

最早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 A.中国
  • B.美国
  • C.日本
  • D.英国
28.

我国开展综合利用的潜力本来很大,综合利用的产业应该有更大发展,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的问题。

  • A.资金不足
  • B.科技水平不高
  • C.认识不足
  • D.管理体制上
29.

排污单位都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天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 A.10天内
  • B.15天内
  • C.20天内
  • D.25天内
30.

西方国家为加强环境管理而采用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是()

  • A.许可证B
  • B.“三同时”制度
  • C.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D.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1.

我国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年。

  • A.70
  • B.50
  • C.60
  • D.80
32.

目前我国针对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开采采用的收费方式是()

  • A.生态税
  • B.开发税
  • C.自然资源税
  • D.排污费
33.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 A.1年
  • B.2年
  • C.3年
  • D.20年
34.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 A.环保方法标准
  • B.污染物排放标准
  • C.环境基准
  • D.环境质量标准
35.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 A.环保方法标准
  • B.污染物排放标准
  • C.环境质量标准
  • D.环境基准
36.

长江入海口逐年淤积出大片土地,从而使得国家所有的土地面积增加,这些土地是()。

  • A.法定取得物
  • B.强制取得物
  • C.天然孳息物
  • D.自然添附物
37.

我国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最主要方式是()。

  • A.法定取得
  • B.强制取得
  • C.天然孳息
  • D.自然添附
38.

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

  • A.占有权
  • B.使用权
  • C.收益权
  • D.处分权
39.

我国《草原法》、《渔业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45日
40.

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 B.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适用的民事归责原则。
  • C.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公平原则
  • 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
4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是()。

  • A.《水土保持法》
  • B.《海洋环境保护法》
  • C.《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42.

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

  • 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 B.《环境保护法(试行)》
  • C.《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D.《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
43.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 A.1995年8月29日
  • B.1987年9月5日
  • C.1991年5月24日
  • D.1996年8月29日
44.

在我国负责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

  •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 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
  •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45.

城市污水的最佳处理办法是()

  • A.排放出城区
  • B.环境基准
  • C.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 D.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46.

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 A.危害结果
  • B.危害结果
  • C.行为的违法性
  • D.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7.

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收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

  • A.自然资源的破坏
  • B.环境污染行为
  • C.噪声污染行为
  • D.水污染行为
48.

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 A.人类
  • B.人类和其他生物
  •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 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49.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 A.第一环境问题
  • B.科学技术问题
  • C.环境与资源问题
  • D.第二环境问题
50.

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 A.环保局
  • B.国家环保局
  •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