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49题,共0分)
1.

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

  •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 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
  •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 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
2.

与法律相比,道德()。

  • A.产生的时间晚
  • B.适用范围更广
  •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

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

  •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
  • 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
  • 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
  • D.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
4.

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 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 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 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
5.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集体主义
  • B.人道主义
  • C.功利主义
  • D.合理利己主义
6.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诚实守信
  • B.办事公道
  • C.为人民服务
  • D.艰苦奋斗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

  •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
  •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
  • 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
8.

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 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
  • 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
  • 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9.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职业道德与人格高低无关
  • B.职业道德的养成只能靠社会强制规定
  • C.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道德素质
  • D.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与从业人员的个人利益无关
1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并大力提倡的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是()。

  •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C.尊老爱幼、反对迷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 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1.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有权提出赔偿请求的是()。

  • A..受害的公民本人
  • B..受害公民的继承人
  • C..与受害公民有抚养关系的亲属
  • D..与受害公民有抚养关系的人
  • E..受害公民的亲属
12.

我国国家赔偿包括()。

  • A..民事赔偿
  • B..刑事赔偿
  • C..行政赔偿
  • D..立法赔偿
  • E..军事赔偿
13.

下列哪些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 B..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 D..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或排除或限制竞争的
14.

共同诉讼需必备的要件为()。

  • A..当事人一方为二人以上
  • B..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
  • C..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
  • D..经当事人同意
15.

下列哪些属于诉讼参加人()。

  • A..原告和被告
  • B..第三人
  • C..诉讼代理人
  • D..证人
16.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A..当事人的近亲属
  • B..行政机关的某位工作人员
  • C..行政机关
  • D..第三人
17.

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一样,行政诉讼也规定了许多具体的原则,以下是《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有:()

  • A..法实行合议
  • B..公开审判
  • C..两审终审
  • D..回避制度
18.

按照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 A..视听资料
  • B..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 C..当事人的陈述
  • D..电子数据
19.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 A..主要证据不足的
  • B..明显不当的
  • C..明显不当的
  • D..超越职权的
20.

公民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

  • A..申请人民检察院强制执行
  • B..申请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政府强制执行
  • C..依法强制执行
  •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权。

  • A..A.陈述
  • B..申辩
  • C..提出意见
  • D..建议
  • E...知情
2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

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24.

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25.

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26.

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27.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行政案件,对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28.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行政案件,对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29.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30.

甲因病去世,几个月后,甲的遗腹子乙出生。甲的死亡和乙的出生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甲的死亡和乙的出生都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31.

友谊关系、爱情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

32.

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6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33.

居民委员会属于国家机关。()

34.

对于防卫过当,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没有造成重大损害,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35.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可以在国家机关中担任非领导职务。()

36.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

37.

《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在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38.

《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在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39.

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共查阅。

40.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

41.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出庭应诉,也可以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42.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43.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44.

设计图纸、公民肖像和科学发明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客体。()

45.

可能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或者行政执法行为产生较大影响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46.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47.

选举采用记名投票方式。()

48.

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举证的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胜诉一方当事人负担。()

49.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不公开为常态、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