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初级安全主任培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0题,共0分)
1.

正已烷是一种在常态下、______

  • A.有芬芳气味
  • B.无味
  • C.微带异臭
  • D.苦味
2.

所谓本质上实现安全化(本质安全化)指的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____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A.足够的
  • B.内在的
  • C.充分的
  • D.完善的
3.

下面几种对事故的解释中,哪种最为正确?

  • A.事故是造成伤亡的事故
  • B.事故是指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 C.安全事故
  • D.工业故障
4.

除文艺、体育和特种行业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____的未成年人。

  • A.已满16周岁
  • B.未满16周岁
  • C.16-18周岁
  • D.大于18岁
5.

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防止____。

  • A.电压波动
  • B.触电事故
  • C.电荷超负
  • D.电压稳定
6.

安全培训对______人员比较重要?()

  • A.管理人员
  • B.工人
  • C.以上两类人员都同样重要
  • D.以上两类人员都同样重要
7.

下述概念哪一种是正确的是()

  • A.故障树分析仅仅能对技术系统进行定性的安全分析
  • B.故障树分析仅仅能进行定量的安全分析
  • C.故障树分析技术不仅能进行定性的安全分析,而且能进行定量的安全分析。
  • D.都不正确
8.

人行为的标准化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很多事故是——————引起的。

  • A.人的意识淡薄
  • B.人的操作
  • C.人为失误
  • D.ABC都不是
9.

下列描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 A.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和规范行为功能
  • B.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规范行为功能
  • C.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有导向功能、组织功能、激励功能、帮助功能和规范行为功能
  • D.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疏导功能、约束功能和规范行为功能
10.

根据事故成因连锁模式,下列哪一项属于事故起因?

  • A.能量的无序释放
  • B.物质的无序运动
  • C.意识形态缺陷
  • D.事故应急措施
11.

PDCA循环法中,“计划阶段,主要是制定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属于哪个阶段?

  • A.A阶段
  • B.C阶段
  • C.D阶段
  • D.P阶段
12.

PDCA循环法中,“实施阶段,按制定的对策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地执行的过程。”属于哪个阶段?

  • A.A阶段
  • B.C阶段
  • C.D阶段
  • D.P阶段
13.

操作工必须做到设备及其周围工作场地的四项要求中不包括()

  • A.整齐
  • B.宽敞
  • C.润滑
  • D.安全
14.

厂内运输车辆运货时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______。

  • A.2米
  • B.1.8米
  • C.1.5米
  • D.1米
15.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______分钟。

  • A.60
  • B.50
  • C.40
  • D.30
16.

危险品库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进入______库区的人员,必须登记,并交出携带的火种。

  • A.甲、丙类物品
  • B.乙、丙类物品
  • C.甲、乙类物品
  • D.甲、乙、丙类物品
17.

“这类设备为防止爆炸性粉尘进入设备内部,外壳的接洽面应紧固严密,并须加密封垫圈,转动轴与轴孔间要加防尘密封。粉尘沉积有增温引燃作用,要求设备的外壳表面光滑、无裂缝、无凹坑或沟槽,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所对应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性能类型为()

  • A.充油型(O)
  • B.防爆特殊型(s)
  • C.充砂型(q)
  • D.粉尘防爆型
18.

年照射的有效剂量<15mSv(1.5rem)。但大于5mSv(0.5rem),该工作条件属于、()。

  • A.甲种工作条件
  • B.乙种工作条件
  • C.丙种工作条件
  • D.丁种工作条件
19.

优先考虑对于实现系统作业的目标或达到其它性能的最重要的元件,将它们布置在本身理想的位置。

  • A.重要性原则
  • B.功能原则
  • C.使用顺序原则
  • D.使用频率原则
20.

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是______。

  •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 C.风俗、时尚等
  • D.光亮、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21.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______。

  • A.建议
  • B.批评
  • C.检举
  • D.无所谓
22.

安全培训对管理人员和工人______比较重要。

  • A.管理人员
  • B.工人
  • C.两者都重要
  • D.都不是
23.

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____。

  • A.停止其原工作
  • B.解除劳动合同
  • C.另行安排工作
  • D.都可
24.

事故处理工作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 ______日内结案。

  • A.10 日内
  • B.50 日内
  • C.90 日
  • D.120 日内
25.

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可知这当给予____天的休假。

  • A.1~2
  • B.2~3
  • C.3~4
  • D.4~5
26.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______。

  • A.提高经济效益
  • B.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 C.确保生 产顺利进行
  • D.安全生产 , 人人有责
2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是_____。

  • A.安全教育制度
  • B.安全检查制度
  • C.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D.安全生产责任制
28.

企业负责人接到发生重伤、死亡、重(特)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包括事 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伤亡人数) ,用快速办法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政府安全监察 部门、____和工会。 

  • A.信息部门
  • B.公安部门
  • C.检察院
  • D.法院
29.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保护对象中,()是第一位的。

  • A.
  • B.财产
  • C.
  • D.环境
30.

以下不属于防触电安全装置的是()

  • A..断电保险装置
  • B..电容器放电装置
  • C..接地
  • D..绝缘手套
31.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安全性高、危险性则小,否则则大。上述说法正确吗?

32.

《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33.

工会组织的职责中,包含参加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协助查清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并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有权代表职工家属对造成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的主要责任者,提出控告,追究其行政的或法律的责任。上述说明是否正确?

34.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35.

安全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以最小、最合理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安全。

36.

“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项目可能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因而可避免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37.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约束机制。

38.

生产经营单位在建立安全检查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同时健全检查考核制。

39.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40.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41.

安全生产主要是为了预防伤亡事故,没有任何经济效益。

42.

企业负责和行业管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上述说法是否正确?

43.

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44.

“征求意见与建议”是安全行为科学管理应有的态度?

45.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组织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生产经济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46.

根据事故心理学的研究,“激情,冲动,喜冒险”是事故心理原因之一?

47.

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可以给予奖励,但不奖励个人。

48.

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中应记载整改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

49.

要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可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严把人员的选用与配置关,让从业人员自己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工作岗位;二是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在位人员的安全素质。

50.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承担举证责任。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