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特岗教师专业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0题,共0分)
1.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获得报酬待遇权
  • B.教育教学权
  • C.科学研究权
  • D.管理学生权
2.

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下不属于“为人师表”内容的是 ()

  • A.衣着得体,举止文明
  • B.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 C.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 D.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3.

教学目标的基本部分是 ()

  • A.明确教学对象
  • B.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
  • C.表现行为的条件
  • D.学习程度
4.

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认知动机
  • B.学习兴趣
  • C.成就动机
  • D.交往动机
5.

下列作家的作品属于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

  • A.高尔基
  • B.泰戈尔
  • C.海明威
  • D.马尔克斯
6.

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

  • A.逻辑记忆
  • B.情绪记忆
  • C.外显记忆
  • D.内隐记忆
7.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

  • A.爱岗敬业
  • B.关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终身学习
8.

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 B.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 C.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
  • D.高智力者一定有高创造力
9.

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10次刚好记住一个材料,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 ()

  • A.5 次
  • B.10 次
  • C.15 次
  • D.20 次
10.

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不同愿望开展,说明它具有 ()

  • A.实践性
  • B.灵活性
  • C.资源性
  • D.娱乐性
11.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 A.教学水平
  • B.教学方法
  • C.自我意识
  • D.智力水平
12.

叶老师在结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留下疑问并对学生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结课方式为 ()

  • A.悬念式
  • B.延伸式
  • C.讨论式
  • D.总结归纳式
13.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 A.南风效应
  • B.霍桑效应
  • C.皮格马利翁效应
  • D.巴纳姆效应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

  • A.体育课时间
  • B.自习时间
  • C.睡眠时间
  • D.课外活动时间
15.

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 A.性格
  • B.认知风格
  • C.学习策略
  • D.定势
16.

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是()

  • A.《学记》
  • B.《论演说家的教育》
  • C.《大教学论》
  • D.《普通教育学》
17.

下列属予情绪外部表现的是 ()

  • A..心潮澎湃
  • B..眉开眼笑
  • C..坐立不安
  • D..轻声呻吟
18.

良好的记忆品质有 ()

  • A..敏捷性
  • B..持久性
  • C..准确性
  • D..选择性
19.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 A..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 B..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 C..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D..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20.

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 D..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21.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A..学生是发展的人
  • B..学生是独特的人
  • C..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 D..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22.

在教育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就是无需操作便会自然发生变化的那些变量。()

2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4.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

25.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26.

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

27.

负强化的实质就是惩罚。()

28.

孩子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孩子进行表扬的效果。()

29.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

30.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