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1题,共0分)
1.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压强度设计值fc=50MPa
  • B.抗压强度标准值fck=50MPa
  •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50MPa
  • 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50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按()

  • A.平均值μfcu确定
  • B.μfcu-1.645σ确定
  • C.μfcu-2σ确定
  • D.μfcu-σ确定。
3.

减少混凝土徐变可采用的措施有()

  • A.增加水泥用量
  • B.蒸汽养护混凝土
  • C.提早混凝土的加荷龄期
  • D.增加水用 量。
4.

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说法是() (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

  • A.(1)、(3)、(5)
  • B.(1)、(4)
  • C.(1)~(5);
  • D.(1)、(5)
5.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 A.取极限强度的20%;
  • B.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 C.取应变为0.2时的应力;
  • 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6.

检验软钢性能的指标有() (1)屈服强度(2)抗拉强度(3)伸长率(4)冷弯性能

  • A.(1)~(4);
  • B.(1)~(3);
  • C.(2)~(3);
  • D.(2)~(4)
7.

对于热轧钢筋(如HRB335),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 A.弹性极限强度
  • B.屈服极限强度
  • C.极限抗拉强度
  • D.断裂强度。
8.

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 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 C.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
  • 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9.

关于设计值和标准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
  • B.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 C.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
  • D.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10.

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是()

  • A.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B.以单一安全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C.以多安全系数表达的安全系数设计方法;
  • D.容许应力法。
11.

患者女, 49岁,自觉右颊黏膜粗糙感1 个月,伴有刺激痛。临床检查 : 双颊黏膜有白色条纹,呈树枝状。下列哪项不是该发病特点

  • A.女性多发
  • B.男性多发
  • C.口腔病损多部位发生
  • D.口腔病损具有对称性
  • E.皮损有 Wickham纹
12.

结构的功能概括为()

  • A.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 B.实用、经济、美观
  • C.强度、变形、稳定
  • D.可靠、经济
13.

现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 A.5年
  • B.25年
  • C.50年
  • D.100年
1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 A.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 B.箍筋外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 C.受力钢筋形心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 D.受力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15.

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其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 A.均提高很多
  • B.承载力提高不多,抗裂提高很多;
  • C.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 D.相同。
16.

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的因素为()

  • A.钢筋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 B.钢筋强度等级;
  • C.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
  • D.混凝土强度等级。
17.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变εs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εc的特点是()

  • A.εs
  • B.εs>εy,εc=εcu
  • C.εs
  • D.εs>εy,εc
18.

仅配筋不同的梁(1、少筋;2、适筋;3、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满足()

  • A.3>2>1
  • B.3=2>1
  • C.2>3>1
  • D.3>2=1
19.

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中如果满足2axxb时,表明()

  • A.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 B.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 C.拉压筋均不屈服
  • D.拉压钢筋均屈服
20.

某T形梁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当按最小配筋率min0.2%置配纵向受力钢筋As时,设截面有效高度h0=465mm,则As为()

  • A.2As8005000.2%800mm;
  • B.2As8004650.2%744mm;
  • C.2As2005000.2%200mm;
  • D.2As[200500800200100]0.2%320mm。
21.

关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 B.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 C.随钢筋等级提高而提高
  • D.条件相同,光面钢筋的锚固长度小于变形钢筋
22.

在梁的配筋率不变的条件下,梁高h与梁宽b相比,对受剪承载力Vu()

  • A.A.h影响大;
  • B.两者相当;
  • C.h影响小;
  • D.不一定。
23.

某无腹筋梁由于剪跨比的不同可能发生剪压、斜压、斜拉破坏,其破坏时承载力()

  • A.剪压>斜压>斜拉
  • B.剪压=斜压>斜拉
  • C.斜压>剪压>斜拉
  • D.斜压>剪压=斜拉
24.

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斜截面抗剪设计时,应满足V≤0.25βcfcbh0,目的是()

  • A.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 B.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 C.防止发生剪压破坏
  • D.防止发生剪切破坏
25.

钢筋混凝土梁内弯起多排钢筋时,相邻上下弯点间距应 <Smax,目的主要是保证()

  • A.斜截面受剪能力
  • B.斜截面受弯能力
  • C.正截面受弯能力
  • D.正截面受剪能力
26.

在下列影响梁的受剪承载力的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 A.混凝土强度
  • B.截面尺寸
  • C.配筋率
  • D.配箍率
27.

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1.0时,有()

  • 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 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 C.仅箍筋屈服;
  • D.均布纵筋、箍筋均不屈服。
28.

对于弯剪扭构件,当时,不正确的措施为()

  • A.增加抗扭钢筋;
  • B.提高混凝土标号;
  • C.增加截面高度;
  • D.增加截面宽度。
29.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与何因素有关()

  • A.构件的截面尺寸
  • B.纵向受力钢筋
  • C.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 D.力的大小。
30.

小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力作用位置应满足的条件为()

  • A.eo≤(h/2)-a;
  • B.eo>(h/2)-a;
  • C.x>xb;
  • D.x≤xb。
31.

配置螺旋箍筋的混凝土受压构件,其抗压强度高于fc是因为()

  • A.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裂缝
  • B.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 C.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 D.螺旋箍筋参与受压
32.

普通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当轴力增加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大偏心受压构件有利,对小偏心不利
  • B.对小偏心受压构件有利,对大偏心不利
  • C.对小、大偏心受压构件有利
  • D.对小、大偏心受压构件不有利
33.

关于受压构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压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As′总是屈服
  • B.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As与As′同样总是受压
  • C.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As总是受拉,而As′总是受压
  • D.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As已经屈服
34.

非对称配筋矩形截面柱,属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条件是()

  • A.ηei>0.3h0;
  • B.x≤bh0;
  • C.x≥2a/;
  • D.ηei≤0.3h0
35.

配置受压钢筋的梁长期刚度大些,主要原因是()

  • A.类似增加了上翼缘
  • B.可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刚度的影响
  • C.降低了压区
  • D.增加了配筋率
36.

室外受雨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出现裂缝时,正确的说法为()

  • A.不允许
  • B.允许,但应满足构件变形的要求;
  • C.允许,但应满足裂缝开展宽度的要求
  • D.允许,但应满足裂缝开展深度的要求
37.

钢筋混凝土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且不增加钢筋用量,用细钢筋代替粗钢筋,则()

  • A.承载力不变,裂缝宽度减小,挠度不变;
  • B.承载力不变,裂缝宽度增大,挠度增大;
  • C.承载力不变,裂缝宽度减小,挠度减小;
  • D.承载力减小,裂缝宽度减小,挠度减小。
38.

简支梁式楼梯,梁内将产生的内力为:()

  • A.弯矩和剪力
  • B.弯矩和轴力
  • C.弯矩、剪力和轴力
  • D.弯矩、剪力和扭矩。
39.

矩形简支双向板,板角在主弯矩作用下()

  • A.板面和板底均产生环状裂缝;
  • B.均产生对角裂缝;
  • C.板底产生对角裂缝;板面产生环状裂缝;
  • D.板面产生对角裂缝;板底产生环状裂缝。
40.

如图2所示的5跨连续梁,当计算第四跨跨中出现最大弯矩时的活荷载布置为()

  • A.1,2,5跨;
  • B.1,2,4跨;
  • C.1,3,5跨;
  • D.2,4跨
41.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

  • A.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
  • B.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
  • C.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塑性铰的形成
  • D.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
42.

一般对于N跨连续梁,有()种最不利荷载组合。

  • A.N-1
  • B.N
  • C.N+1
  • D.N+2
43.

单层厂房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一般不属于控制截面的是()

  • A.上柱柱顶截面
  • B.上柱柱底截面
  • C.下柱柱顶截面
  • D.下柱柱底截面
44.

对于跨度相对差值小于()的不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以近似按等跨度结构进行分析。

  • A.10%
  • B.20%
  • C.30%
  • D.40%
45.

结构设计中,高层建筑的高度是指()

  • A.基础顶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 B.基础顶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 C.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 D.室外地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46.

有关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框架梁的跨度应取相邻两根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 B.底层柱的长度应取基础顶面第一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 C.框架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计算
  • D.不等跨框架简化为等跨框架后,计算跨度应取原框架中的最小跨度值
47.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 B.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 C.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 D.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48.

D值法是对反弯点法的()进行了修正。

  • A.柱的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
  • B.柱线刚度和弯矩分配系数
  • C.柱的线刚度和侧移刚度
  • D.柱的线刚度和反弯点高度
49.

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进行设计,当进行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下面的描述是正确的是

  • A.恒载始终参与内力组合
  • B.有吊车竖向荷载,必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 C.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吊车竖向荷载必须同时考虑
  • D.在对轴力组合时,由于在吊车横向荷载和风载作用下排架柱不产生轴力, 可不参与组合
50.

对柱下独立基础进行底板配筋时,控制截面为()处截面。

  • A.基础中轴线
  • B.柱与基础交接处
  • C.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
  • D.基础变阶处
51.

关于反弯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假定横梁的抗弯刚度无限大
  • B.假定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高的中点
  • C.假定梁柱节点转角为零
  • 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