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内科护理学中级模拟试卷1_相关专业知识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99题,共0分)
1.

诱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觉、认识、态度和想法

  • A.封闭式提问
  • B.探索式提问
  • C.开放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复合式提问
2.

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且易行的措施是

  • A.洗手
  • B.使用抗生素
  • C.使用消毒剂
  • D.穿隔离衣
  • E.手消毒
3.

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

  • A.医院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
  • B.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 C.医院工作人员携带的病菌
  • D.由探视人员带到院内的病菌
  • E.感染部位分离出的致病菌
4.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哪三个基本条件

  • A.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易感宿主
  • B.原位菌群失调、细菌移位、抵抗力下降
  • C.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 D.感染源、接触传播、抵抗力下降
  • E.感染源、细菌移位、易感生态环境
5.

下列哪组人群不易发生院内感染

  • A.老年人
  • B.免疫性疾病患者
  • C.新生儿
  • D.手术后病人
  • E.年轻人
6.

细菌在人体定植,除有适宜的环境、相当的细菌数量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 A.移位途径
  • B.细菌具有黏附力
  • C.适宜的pH
  • D.生物屏防
  • E.细菌易位
7.

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是

  • A.医院感染散发
  • B.医院感染播散
  • C.医院感染流行
  • D.医院感染暴发
  • E.医院感染罹患
8.

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下列哪些措施是不当的

  • A.查找感染源
  • B.对感染病人和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调查
  • C.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病人
  • D.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 E.调换所有工作人员
9.

以下属于高效灭菌剂的是

  • A.含氯化合物
  • B.碘伏
  • C.戊二醛
  • D.乙醇
  • E.氯己定
10.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应

  • A.每周两次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B.每日进行清洁,用后再消毒,干燥保存
  • C.每日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D.每周一次消毒,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 E.专人专用,用后才进行终末消毒
11.

下列不属于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的是

  • A.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 B.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C.细菌缺乏药物的靶位点
  • D.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E.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12.

关于无菌物品的储藏,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储物架及运送车要保持干净
  • B.合格的灭菌物品均应有合格标志,并标明灭菌日期
  • C.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论是否潮湿,均可保存7~14d
  • D.储藏房间要保持湿式清扫,避免扬尘
  • E.灭菌物品应与未灭菌的物品分开放置
13.

消毒是指

  •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 B.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 C.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
  • D.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全部活的微生物
  • E.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清除要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材表面的污物
14.

设置隔离室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单独设置房间以提醒医务人员离开时洗手
  • B.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监护
  • C.将感染源与传播的途径分开
  • D.将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从空间上分开
  • E.方便家属探视
15.

如无单独病室,同一类传染病病人可住同一房间,但床距应保持在

  • A.1m以上
  • B.80cm以上
  • C.60cm以上
  • D.50cm以上
  • E.没有要求
16.

“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此过程属于

  • A.人际传播
  • B.自我传播
  • C.群体传播
  • D.组织传播
  • E.大众传播
17.

当健康教育者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教育对象拒绝戒烟的原因时,常采用的提问方式是

  • A.封闭式提问
  • B.开放式提问
  • C.探索式提问
  • D.偏向式提问
  • E.复合式提问
18.

在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时,常用于反映健康教育广度的指标是

  • A.平均寿命健康教育
  • B.覆盖率
  • C.发病率
  • D.患病率
  • E.死亡率
19.

属于“低可变性行为”的是

  • A.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 B.已有成功改变实证的行为
  • C.与传统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 D.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 E.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行为
20.

下列哪类不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用物品

  • A.输液器材
  • B.透析器
  • C.膀胱镜
  • D.导尿管
  • E.喉镜
21.

微生物从环境落到人体,并在一定部位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

  • A.生存
  • B.共生
  • C.定植
  • D.定居
  • E.繁殖
22.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几率之比称为

  • A.构成比
  • B.比值比
  • C.相对危险度
  • D.医院感染发生率
  • E.医院感染患病率
23.

医院感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A.探视者
  • B.陪护家属
  • C.医护人员
  • D.门诊病人
  • E.住院病人
24.

不属于效应评价内容的是

  • A.倾向因素
  • B.促成因素
  • C.强化因素
  • D.健康相关行为
  • E.环境因素
25.

医疗用品按其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可分为几类

  • A.1类
  • B.2类
  • C.3类
  • D.4类
  • E.5类
26.

医院感染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B.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 C.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且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
  • D.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发生的感染
  • E.手术后输血造成的病毒感染
27.

某医院200张床位,同期住院病人中有6人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是

  • A.3%
  • B.4%
  • C.5%
  • D.8%
  • E.9%
28.

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化学指示胶带
  • B.程序监测
  • C.生物监测
  • D.化学指示卡
  • E.温度计
29.

下列哪项不需要进行手部消毒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 B.脱去无菌手套
  • C.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 D.接触病人血液后
  • E.接触病人体液后
30.

口腔科的牙钻结构复杂,且经常接触破损的黏膜,常有血液的污染。牙钻属于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 B.中度危险性物品
  • C.低度危险性物品
  • D.需高水平消毒的物品
  • E.需中水平消毒的物品
31.

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错误的是

  • A.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
  • B.病毒感染少量使用抗生素
  • C.观察体内正常菌群
  • D.适当的药物剂量
  • E.降低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支出
32.

促进长期卧床病人排痰的简单有效措施是

  • A.负压吸引
  • B.体液引流
  • C.提高机体免疫力
  • D.药物祛痰
  • E.翻身、叩背
33.

关于抗生素的配伍禁忌和合理给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 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 C.氨基苷类抗生素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案,不宜静脉推注
  • D.静脉点滴抗生素的溶液,原则选用生理盐水,除必要时才选用5%葡萄糖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 E.原则上两种抗生素不宜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
34.

肾移植术后对病人应进行隔离的种类是

  • A.严密隔离
  • B.接触隔离
  • C.消化道隔离
  • D.保护性隔离
  • E.呼吸道隔离
35.

标准预防的原则是

  • A.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B.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C.把所有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D.把传染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E.把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36.

采用血液、体液隔离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 B.甲型肝炎
  • C.肠炭疽
  • D.麻疹
  • E.腮腺炎
37.

正确选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强调

  • A.应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C.使用广谱抗生素不必考虑病原学
  • D.抗生素可确保感染患者治疗效果
  • E.应考虑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38.

下列抗生素应用疗程不正确的是

  • 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3h使用
  • 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2~3d
  • C.败血症患者体温正常后7~10d再停药
  • D.术前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 E.严重感染时疗程可达4~8周
39.

对人员管理的意义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可以选聘、使用优秀人才
  • B.可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 C.可充分调动人员
  • D.可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 E.可以杜绝人员犯错误
40.

健康教育内容分类中,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属于

  • A.心理卫生知识
  • B.疾病防治知识
  • C.就诊知识
  • D.卫生常识
  • E.行为训练知识
41.

下列情况中,属清洁手术,但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 A.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 B.甲状腺手术
  • C.疝修补术
  • D.输卵管结扎术
  • E.膝软骨摘除术
42.

人为地将机体的正常菌群或已定植的细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一种防止感染措施称为

  • A.去污染
  • B.消毒
  • C.灭菌
  • D.抗感染
  • E.无菌技术
43.

受者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 A.求真
  • B.求广
  • C.求新
  • D.求知
  • E.求近
44.

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体现了健康教育的

  • A.随意性
  • B.独立性
  • C.目的性
  • D.可塑性
  • E.差异性
45.

根据编制原则,医院护理人员一般应占卫生技术人员的

  • A.20%
  • B.30%
  • C.40%
  • D.50%
  • E.60%
46.

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

  • A.ICU病房
  • B.普通内科病房
  • C.门诊接诊室
  • D.放射科
  • E.门诊注射室
47.

直线组织结构存在的局限性是

  • A.结构简单
  • B.责权明确
  • C.权力比较集中
  • D.联系便捷
  • E.管理成本较低
48.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

  • A.洞察需要
  • B.明确动机
  • C.满足需要
  • D.及时反馈
  • E.适当约束
49.

下列不属于授权步骤的内容是

  • A.选择授权对象
  • B.明确授权内容
  • C.形成沟通渠道
  • D.及时调整计划
  • E.评价授权效果
50.

有关协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协调是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 B.协调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 C.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 D.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种矛盾
  • E.协调措施可脱离既定的目标
51.

“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一定的顺序分成若干部分,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进入样本。”此方法属于抽样调查中的

  • A.随机抽样
  • B.系统抽样
  • C.分层抽样
  • D.控群抽样
  • E.多级抽样
52.

在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是

  • A.黑曲霉
  • B.近平滑念珠菌
  • C.光滑念珠菌
  • D.白色念珠菌
  • E.李斯特菌
53.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 A.促进服务对象健康
  • B.强化健康人群的健康意识
  • C.改善高危人群的生活习惯
  • D.改进患病人群的健康状况
  • E.改善残疾人群的生活质量
54.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 A.传播健康信息
  • B.干预不健康的行为
  • C.帮助个体树立健康观念
  • D.帮助个体树立健康观念
  • E.提高生活质量
55.

在非语言传播中,属于同类语言的是

  • A.服饰
  • B.体态
  • C.语调
  • D.姿势
  • E.手势
56.

移位菌群失调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 A.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 B.外科手术
  • C.插管或介入治疗
  • D.免疫功能下降
  • E.细菌结构变化
57.

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

  • A.3g
  • B.4g
  • C.5g
  • D.6g
  • E.8g
58.

正式沟通的缺点是

  • A.比较严肃
  • B.有较强的约束力
  • C.易于保密
  • D.效果较好
  • E.速度较慢
59.

正式沟通的优点

  • A.比较灵活
  • B.约束力一般
  • C.不需借助非正式沟通以弥补不足
  • D.效果较好
  • E.速度较慢
60.

属于根据纠偏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是

  • A.质量控制
  • B.定期控制
  • C.全面控制
  • D.直接控制
  • E.前馈控制
61.

在确定优先健康教育项目时,优先考虑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遵循的是

  • A.有效性原则
  • B.重要性原则
  • C.合理性原则
  • D.先进性原则
  • E.整体性原则
62.

在确定优先健康教育项目时,优先考虑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遵循的是

  • A.有效性原则
  • B.重要性原则
  • C.合理性原则
  • D.先进性原则
  • E.整体性原则
63.

“爱探究、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属于下列哪一行为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调控发展阶段
64.

“定期进行体检”属于哪一种促进健康行为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预警行为
  • D.保健行为
  • E.遵医行为
65.

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 B.衣原体
  • C.细菌
  • D.真菌
  • E.肺孢子虫
66.

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物品,正确的处理程序是

  • A.消毒、去污、清洗、灭菌
  • B.去污、消毒、清洗、灭菌
  • C.清洗、去污、消毒、灭菌
  • D.去污、消毒、灭菌、清洗
  • E.清洗、灭菌、消毒、去污
67.

对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进行消毒时可选用

  • A.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B.紫外线消毒
  • C.高压蒸汽灭菌
  • D.消毒液浸泡消毒
  • E.电离辐射灭菌
68.

梅毒的病原体是

  • A.单纯疱疹病毒
  • B.苍白密螺旋体
  • C.人免疫缺陷病毒
  • D.人乳头瘤病毒
  • E.革兰阴性双球菌
69.

关于美国行为学家麦格雷戈的X-Y理论,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X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 B.X理论认为人不愿工作
  • C.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是负责任的,能够自我管理
  • D.Y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人是懒惰的
  • E.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
70.

“霍桑试验”对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

  • A.人是有需求的
  • B.人是“经济人”
  • C.人是“社会人”
  • D.人具有二重性
  • E.人是自然人
71.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 B.实行科学化管理
  • C.调动人的积极性
  • D.公平的分配制度
  • E.健全的管理系统
72.

确定计划,即实质性决策是制定计划的

  • A.第二步
  • B.第四步
  • C.第五步
  • D.第六步
  • E.第七步
73.

管理的职能包括

  • A.决策、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 B.决策、计划、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 C.领导、计划、组织、决策、控制
  • D.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决策
  • E.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
74.

体现动态原理管理思想的描述是

  • A.管理活动要注意环境变化
  • B.管理要有统一的整体目标
  • C.管理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 D.管理中有系统分析的方法
  • E.管理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
75.

按感染途径医院感染又分为

  • A.医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B.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C.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
  • D.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 E.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76.

不属于危害健康的行为包括

  • A.不良疾病行为
  • B.A型行为
  • C.不良生活习惯
  • D.戒除不良嗜好
  • E.C型行为
77.

梅奥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 B.实行科学化管理
  • C.调动人的积极性
  • D.公平的分配制度
  • E.合理地任用人员
78.

在护理管理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和管理体现了

  • A.科学管理
  • B.人性理论管理
  • C.非科学管理
  • D.行为科学管理
  • E.系统管理原理  
79.

制定计划时必须留有一定调节余地,以预防及减少不确定因素对计划实施可能产生的冲击是

  • A.整体性原则
  • B.系统性原则
  • C.重点原则
  • D.创新原则
  • E.弹性原则
80.

ABC时间管理法中,最重要且必须完成的目标属于

  • A.A级
  • B.B级
  • C.C级
  • D.D级
  • E.E级
81.

一个组织沟通通道发生障碍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口头传达效果不佳
  •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造成矛盾
  •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 E.组织结构不合理
82.

下列哪项是正式组织的特点

  • A.自发形成
  • B.较强的约束力
  • C.讲究效率
  • D.方式灵活
  • E.沟通方便内容广泛
83.

管理需要信息沟通,而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环节是

  • A.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
  • B.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内容
  • C.发送者、传递者、信息渠道
  • D.传递者、信息渠道、接收者
  • E.发送者、信息渠道、信息内容
84.

属于Ⅱ类环境区域的是

  • A.普通手术室
  • B.儿科病房
  • C.妇产科检查室
  • D.注射室
  • E.治疗室
85.

下列对具有传染性排泄物的消毒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效氯1 000mg/L,作用30~60min
  • B.有效氯2 000mg/L,作用30~60min
  • C.有效氯5 000mg/L,作用1~2h
  • D.有效氯10 000mg/L,作用2~6h
  • E.有效氯20 000mg/L,作用2~6h
86.

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握手
  • B.使用血制品
  • C.母婴传播
  • D.静脉吸毒
  • E.输血
87.

戊二醛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消毒剂
  • E.低效消毒剂
88.

过氧化氢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消毒剂
  • E.低效消毒剂
89.

乙醇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消毒剂
  • E.低效消毒剂
90.

氯己定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消毒剂
  • E.低效消毒剂
91.

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是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
92.

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属于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
93.

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属于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大众传播
  • D.组织传播
  • E.自我传播
94.

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卢因
  • B.泰勒
  • C.法约尔
  • D.麦格雷戈
  • E.梅奥
95.

被公认为“管理过程之父”的是

  • A.卢因
  • B.泰勒
  • C.法约尔
  • D.麦格雷戈
  • E.梅奥
96.

强调护理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是

  • A.卢因
  • B.泰勒
  • C.法约尔
  • D.麦格雷戈
  • E.梅奥
97.

提出群体力学理论的是

  • A.卢因
  • B.泰勒
  • C.法约尔
  • D.麦格雷戈
  • E.梅奥
98.

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为

  • A.封闭式提问
  • B.探索式提问
  • C.开放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复合式提问
99.

对某一问题的深入了解为

  • A.封闭式提问
  • B.探索式提问
  • C.开放式提问
  • D.诱导式提问
  • E.复合式提问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