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医学检验(士) 专业实践技能模拟试题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73题,共0分)
1.

常用的标记一种抗体即可检测针对不同抗原的抗体的技术是

  • A.直接法
  • B.间接法
  • C.补体结合法
  • D.双标记法
  • E.时间分辨荧光测定
2.

下列有关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错误叙述是

  • A.灵敏度高
  • B.针对特异性抗原的是第一抗体
  • C.针对第一抗体的是荧光抗体
  • D.荧光抗体是第一抗体
  • E.一种标记抗体可对多种抗原进行检测
3.

间接免疫荧光法荧光素标记的是

  • A.抗原
  • B.特异性抗体
  • C.抗抗体
  • D.抗原 - 抗体复合物
  • E.抗 C3 抗体
4.

双标记法荧光抗体技术的主要用途是

  • A.提高荧光强度
  • B.提高荧光效率
  • C.检测不同抗原
  • D.检测不同抗体
  • E.减少非特异性荧光
5.

以下不是荧光显微镜观察注意事项的是

  • A.最好在染色当天镜检
  • B.镜下观察时间不宜太长
  • C.不能反复开关电源,关闭电源应 30 分钟后再启动
  • D.在 37℃时观察效果更好
  • E.在通风良好的暗室内镜检
6.

荧光抗体技术一般不用于

  • A.细菌菌种鉴定
  • B.病毒检测
  • C.寄生虫检测
  • D.自身抗体的检测
  • E.药物检测
7.

下列关于斑点 -ELISA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
  • B.底物经酶反应后形成有色沉淀,使固相膜染色
  • C.测一份血清可同时获得针对多种抗原的抗体
  • D..根据斑点 -ELISA 原理可设计出多种检测模式
  • E.灵敏度高于常规 ELISA
8.

以下有关免疫印迹法错误的是

  • A.通过 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
  • B.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膜上
  • C.酶使底物显色检测固相膜上的蛋白质区带
  • D.被称为 Western blot
  • E.本法分辨力和特异性低
9.

间接法斑点免疫渗滤试验一般采用何种成分作为质控物

  • A.抗原
  • B.抗原抗体复合物
  • C.人 IgG
  • D.抗抗体
  • E.金标抗体
10.

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浆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 形,核染质纤细网状,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符合下列哪一项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1)
  •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1)
  • E.红白血液病 (M6)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

  •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B.低色素性贫血
  • C.正常色素性贫血
  • D.高色素性贫血
  • E.嗜多色性贫血
12.

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中敏感性最高的是

  • A.直接法
  • B.间接法
  • C.酶桥法
  • D.ABC法
  • E.BAB法
13.

网织红细胞测定参数不包括

  • A.Ret%
  • B.LFR
  • C.MFR
  • D.HFR
  • E.MCV
14.

正常男性染色体核型为

  • A.46 ,XY
  • B.46 ,XX
  • C.23,XX
  • D..44,XX
  • E.44 ,XY
15.

随年龄变化最明显的酶是

  • A.ALT
  • B.GGT
  • C.AST
  • D.ALP
  • E.LD
16.

“少尿”指 24 尿量少于“少尿”指 24 尿量少于

  • A.0.1L
  • B.0.2L
  • C..0.4L
  • D.0.6L
  • E.0.8L
17.

漂浮法检查结核杆菌,留取痰标本提高阳性率的方法是

  • A.2 小时痰
  • B.随机痰
  • C.8 小时痰
  • D.10 小时痰
  • E.12 ~24 小时痰
18.

目前临床上检测抗核抗体主要采用

  • A.酶联免疫法
  • B.直接免疫荧光法
  • C.间接免疫荧光法
  • D.放射免疫法
  • E.免疫印迹法
19.

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对流免疫电泳过程中,如果沉淀线出现在抗原和抗体之间且靠近抗原孔可以说明

  • A.抗体阴性
  • B.抗体阳性
  • C.抗原阴性
  • D.抗原强阳性
  • E.抗原弱阳性
20.

关于病原携带状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在隐性感染后
  • B.发生在显性感染后
  • C.没有临床症状但不断排出病原体
  • D.没有临床症状也不排出病原体
  • E.在感染性疾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
21.

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白血病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E.多毛细胞白血病
22.

HLA 血清学分型检测的抗原为

  • A.HLA-A、B、C、DR、DQ 抗原
  • B.HLA-D、DP 抗原
  • C.HLA-A、B、C 抗原
  • D.HLA-A、B、C、D、DP 抗原
  • E.HLA-LD 抗原
23.

关于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错误的是

  • A.胞质颗粒从无到有
  • B.胞质量从少到多
  • C.胞质颜色从蓝色到红色
  • D.核形从圆形到不规则形
  • E.细胞体积从小到大
24.

关于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生儿较高
  • B.早晨较低
  • C.运动后升高
  • D.吸烟者低于非吸烟者
  • E.出生后 6 ~9 天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
25.

对红系细胞造血影响最具特异性的细胞因子是

  • A.G-CSF
  • B.GM-CSF
  • C.Meg-CSF
  • D.M-CSF
  • E.EPO
26.

CSF 采集后检验完成的时间应在

  • A.1h 内
  • B.2h 内
  • C.3h 内
  • D..4h 内
  • E.5h 内
27.

关于亲和素( AV)或链霉亲合素( SA)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 SA 的非特异性结合远低于 AV 而在标记酶结合物时更为常用
  • B.AV 富含的色氨酸与其活性密切相关
  • C.1 个 AV 或 SA 分子具有 6 个生物素分子结合位点
  • D.辣根过氧化物酶与 AV 或 SA 的标记方法常用过碘酸钠法
  • E.. 几乎所有用于标记的物质均可以同 AV 和 SA 结合
28.

流式细胞仪前向角散射用于检测

  • A.细胞的大小
  • B.细胞膜表面抗原
  • C.细胞质中的抗原
  • D.核膜上的抗原
  • E.样品中的碎片
29.

ENA 抗体不包括

  • A.抗 RNP 抗体
  • B.抗 Sm 抗体
  • C.抗 SSA 抗体
  • D.抗 ds-DNA 抗体
  • E.抗 SSB 抗体
30.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哪个时间段的血糖情况

  • A.反映当前情况
  • B.前 2 至 3 周
  • C.前 4 至 5 周
  • D.前 5 至 6 周
  • E.前 8 至 9 周
31.

出现 BT 延长的疾病不包括

  • A.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血小板无力症
  • D.血管性血友病
  • E.血友病
32.

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

  • A.支气管哮喘
  • B.猩红热
  • C.伤寒
  •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E.肠寄生虫
33.

下列是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稀释液作用的正确叙述,但除外

  • A.破坏红细胞
  • B.使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均匀
  • C.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 D.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
  • E.防止血液凝固
34.

酶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中的桥抗体是指

  • A.酶标抗体
  • B.抗酶抗体
  • C.抗抗体
  • D.第三抗体
  • E.第一抗体
35.

酶免疫组化技术 ABC法中的 ABC复合物是指

  • A.生物素
  • B.亲和素
  • C.生物素化的抗体
  • D.酶标生物素
  • E.亲和素 - 生物素 -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36.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是

  • A.辣根过氧化物酶
  • B.碱性磷酸酶
  • C.葡萄糖氧化酶
  • D.乳酸脱氢酶
  • E.脲酶
37.

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的方法是

  • A.直接法
  • B.间接法
  • C.补体法
  • D.双标记法
  • E.酶桥法
38.

下列能形成玫瑰花环的细胞是

  • A.B 淋巴细胞
  • B.T 淋巴细胞
  • C.红细胞
  • D.粒细胞
  • E.单核细胞
39.

人外周血中最多见的B 淋巴细胞是

  • A.SmIgG
  • B.SmIgA
  • C..SmIgM
  • D.SmIgD
  • E.SmIgE
40.

B 淋巴细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物是

  • A.SmIg
  • B.Fc 受体
  • C.补体受体
  • D.E 受体
  • E.CD4分子
41.

机体参与肿瘤免疫应答最重要的淋巴细胞是

  • A.浆细胞
  • B.T 细胞
  • C.B 细胞
  • D..NK 细胞
  • E.肥大细胞
42.

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下列哪类细胞的功能

  • A..T 淋巴细胞
  • B.巨噬细胞
  • C.NK 细胞
  • D.B 淋巴细胞
  • E.LAK 细胞
43.

免疫球蛋白 (Ig) 降低见于

  • A.免疫缺陷病
  • B.病毒感染
  • C.细菌感染
  • D.自身免疫病
  • E.慢性肝病
44.

最常见的 M蛋白血症为

  • A.重链病
  • B.轻链病
  • C.多发性骨髓瘤
  • D.半分子病
  • E.巨球蛋白血症
45.

母乳中哪种 Ig 对保护婴儿的健康更有力

  • A.sIgA
  • B.IgG
  • C..IgM
  • D.IgE
  • E.IgD
46.

接种疫苗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 A.IgA
  • B..IgD
  • C.IgM
  • D..IgG
  • E..IgE
47.

与过敏症和寄生虫感染有关的Ig 是

  • A.IgA
  • B.IgD
  • C..IgM
  • D.IgG
  • E..IgE
48.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是

  •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 C.红细胞和溶血素
  • D.加热灭活的患者血清
  • E.补体和溶血素
49.

下列物质中,不参与溶血反应的是

  • A.绵羊红细胞
  • B.抗红细胞抗体
  • C.补体
  • D.溶血素
  • E.抗补体抗体
50.

关于 CH50试验不正确的是

  • A.是测定经典途径总补体溶血活性
  • B.反映的是 9 种补体成分的综合水平
  • C.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较低
  • D.反应与缓冲液的 pH、离子强度有关
  • E.. 缓冲液的 pH、离子强度增高,补体活性增高
51.

关于抗核抗体荧光图形不正确的是

  • A.斑点型
  • B.周边型
  • C.核仁型
  • D.网状型
  • E.着丝点型
52.

关于免疫透射比浊分析的实验要求,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应足够大,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
  • B.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要足够多,太少,溶液浊度变化不大
  • C.检测用的抗体应选择有亲和力的抗体,要保证抗体过量
  • D.检测需抗原抗体反应的温育时间,检测时间较短
  • E.应制备标准曲线
53.

SOP 文件是

  • A.操作程序
  • B.操作规程
  • C.标准操作方法
  • D.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 E.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54.

使用 Levey-Jennings 质控图,下列属于明显失控的是

  • A.1 次结果处于 2SD
  • B.2 次结果连续处于一侧的 2SD之内
  • C.2 ~3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 D.3 ~4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 E.5 ~7 次结果连续偏向横轴的一侧
55.

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 B.先发出患者结果,然后寻找原因
  • C.发出患者结果,不寻找原因
  • 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
  • E.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
56.

关于过敏原皮肤试验出现假阴性原因不正确的是

  • A.试验抗原的浓度过浓
  • B.因各种原因使试验抗原失效
  • C.实验时正服用免疫抑制剂
  • D.操作误差
  • E.皮试季节选择不当
57.

关于过敏原皮肤试验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试验抗原不纯
  • B.试验过程中被其他抗原污染
  • C.试验溶液配制不当
  • D.皮肤反应性过低
  • E.操作不当
58.

关于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的免疫电泳检测不正确的是

  • A.是将区带电泳和免疫扩散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法
  • B.不能完全进行 M蛋白分类时,可用免疫固定电泳做补充鉴定
  • C.Ag 与 Ab比例如何一般不影响电泳结果
  • D.用游离轻链分析时应每隔 10 分钟观察一次结果
  • E.有时 M蛋白的四级结构会使轻链不易析出
59.

关于免疫固定电泳不正确的是

  • A.是区带电泳和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 B.是一种分类鉴定方法
  • C.与免疫电泳相比结果清晰,敏感性高
  • D.采用凝胶和醋酸纤维薄膜
  • E.实验所需时间 24 小时以上
60.

革兰染色的顺序是

  • A.结晶紫——酒精——碘液——复红
  • B.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
  • C.复红——结晶紫——碘液——酒精
  • D.结晶紫——碘液——酒精——复红
  • E.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
61.

粪便标本可进行直接镜检的病原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 B.痢疾志贺菌
  • C.结肠炎耶尔森菌
  • D.霍乱弧菌
  • E.沙门菌
62.

双向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是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63.

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的单向扩散试验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64.

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相结合的分析技术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65.

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相结合的分析技术

  • A.对流免疫电泳
  • B.火箭电泳
  • C.免疫电泳
  • D.免疫固定电泳
  • E.区带电泳
66.

胃肠肿瘤标志物是

  • A.CA125
  • B.CEA
  • C.CA15-3
  • D.NSE
  • E.PSA
67.

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项目是

  • A..CA125
  • B.CEA
  • C..CA15-3
  • D.NSE
  • E.PSA
68.

患者女性, 60 岁。双膝关节疼痛5~6 年,活动时明显,休息缓解。若怀疑自身免疫病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 A.ESR
  • B.ASO
  • C.CRP
  • D.ANA
  • E.抗 ENA抗体
69.

患者女性, 60 岁。双膝关节疼痛5~6 年,活动时明显,休息缓解。若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试验阳性,还应检查的项目有

  • A.ESR
  • B.ASO
  • C.抗 dsDNA抗体
  • D.Ig
  • E.抗 ENA抗体
70.

患者男性, 60 岁。镜下血尿病史三个月,本次咯血入院,临床疑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对该患者有特异性的检查是

  • A.PR3-ANCA
  • B.NIPO-ANCA
  • C.ANA
  • D.抗 ENA抗体
  • E.ACA
71.

患者男性, 60 岁。镜下血尿病史三个月,本次咯血入院,临床疑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MPO-ANCA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是

  • A.放免法
  • B.酶免法
  • C.免疫印迹法
  • D.免疫荧光法
  • E.流式细胞法
72.

患者女性, 52 岁。反复多关节肿痛五年,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伴晨僵2 小时 / 天,平常口干,眼干,反复口腔溃疡,查体:双手指尺侧偏斜,握拳不能。该患者诊断最大的可能性是

  • A.骨关节炎
  • B.风湿热
  • C.类风湿关节炎
  • D.干燥综合征
  • E.系统性红斑狼疮
73.

患者女性, 52 岁。反复多关节肿痛五年,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伴晨僵2 小时 / 天,平常口干,眼干,反复口腔溃疡,查体:双手指尺侧偏斜,握拳不能。对明确诊断价值最小的检查项目是

  • A.RF
  • B.CRP
  • C.ESR
  • D.抗 ENA抗体
  • E.抗 CCP抗体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