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2020年自考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47题,共0分)
1.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 A.基础条件
  • B.制度基础
  • C.外部环境
  • D.体制模式
2.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

  • A.生产资本
  • B.商品资本
  • C.流动资本
  • D.货币资本
3.

培育和规范我国市场体系的重点是()

  • A.生产要素市场
  • B.商品市场
  • C.消费品市场
  • D.房地产市场
4.

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私人劳动
  • B.具体劳动
  • C.活劳动
  • D.物化劳动
5.

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 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 D.雇佣工人的个别劳动
6.

当剩余价值被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

  • A.利润形态
  • B.利息形态
  • C.租金形态
  • D.收入形态
7.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

  • A.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
  • B.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
  • C.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必然结果
  • D.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
8.

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是通过国民收入()

  • A.交换来满足的
  • B.初次分配来满足的
  • C.再分配来满足的
  • D.销售和转让来满足的
9.

国家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必然性取决于()

  • A.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多种经济形式和股份制的发展
  • C.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的发展
  • D.地区集团化和国际竞争的发展
10.

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

  • A.具体表现
  • B.必要前提
  • C.运行机制
  • D.实现形式
1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 A.彻底变革
  • B.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 C.无任何经济意义的微调
  • D.自我调整
12.

市场运行制度规则体系的核心是()

  • A.国家制定价格管理的制度和规则
  • B.企业生产经营的制度和规则
  • C.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和规则
  • D.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
13.

股票价格()

  • A.和股票面额完全相一致
  • 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 C.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息成正比
  • D.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息成反比
1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 C.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5.

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

  • A.集体的关系
  • B.社会的关系
  • C.企业的关系
  • D.自然的关系
16.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

  • A.商品价值的差额
  • B.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 C.个别价值的差额
  • D.平均利润的差额
17.

社会主义财政中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的基本环节是()

  • A.财政收入
  • B.税收体系
  • C.发行国债
  • D.财政预算
18.

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

  • A.各种商品的流通速度
  • B.同一商品的流通速度
  • C.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
  • D.资本的周转速度
19.

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

  •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 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 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20.

二次大战后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 A.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 B.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 C.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 D.垄断资本的国际化
2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搞活大中型集体企业
  • B.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 C.搞活中外合营企业
  • D.搞活私营企业
22.

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是()

  • A.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 B.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 C.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 D.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23.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 A.通过所有资本家联合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 B.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 C.通过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 D.在各个资本家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24.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

  • A.A.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 B.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作用的结果
  • 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
25.

我国货币流通的中心是()

  • A.国家银行
  • B.商业机构
  • C.证券公司
  • D.国家财政
26.

价格杠杆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主要功能是()

  • A.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 B.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
  • C.防止发生通货膨胀的作用
  • D.调节杠杆与核算工具的作用
27.

当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 B.社会总产品的增长率
  • C.社会总产值的增长率
  • D.经济效益的增长率
28.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 B.购买时间与销售时间
  • C.劳动时间与流通时间
  • D.生产时间与购买时间
29.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 A.危机阶段
  • B.萧条阶段
  • C.复苏阶段
  • D.高涨阶段
30.

在我国作为生产力的人应当与现有的生产资料()

  • A.共同快速增长
  • B.采取不同的增长方式
  • C.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
  • D.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原因在于我国生产力的()

  • A..发展较快
  • B..水平相对较高
  • C..总体水平低
  • D..不平衡
  • E..多层次
32.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有()

  • A..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 B..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 C..扩大型经济增长方式
  • D..消费型经济增长方式
  • E..生产型经济增长方式
33.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它()

  • A..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优越性
  • B..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
  • C..是衡量是否真正搞好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 D..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E..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34.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所应实行的转换是()

  • A..企业增长机制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
  • B..企业动力机制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
  • C..企业约束机制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 D..企业运转机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 E..企业筹资机制从财政拨款向社会集资转换
3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 B..实现按劳分配
  • C..消灭剥削
  • D..消除两极分化
  • E..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36.

我国宏观调控手段所运用的经济杠杆主要有()

  • A..价格杠杆
  • B..计划杠杆
  • C..税收杠杆
  • D..信贷和利率杠杆
  • E..工资和奖金杠杆
37.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 B..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C..按劳分配为惟一分配方式
  •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E..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
38.

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 A..社会总产品中所含的剩余价值的全部实现
  • B..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 C..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上得到替换
  • D..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 E..两大部类追加生活资料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39.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我国()

  • A..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 B. C. D. E.
  • B..发展中的严重约束
  • C..相对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
  • D..现代城市工业发展所受到的制约
  • E..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40.

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以便实现()

  • A..工业化
  • B..经济的社会化
  • C..经济的市场化
  • D..经济的现代化
  • E..人口增长的计划化
41.

怎样认识产业结构的类型?

42.

产业资本实现正常循环的条件是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44.

市场调节的作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45.

怎样理解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46.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7.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