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医师定期考核中医医学模拟试题十二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88题,共0分)
1.

可作为热性哮喘辨证要点的是

  • A.痰稠色黄,舌苔黄腻
  • B.痰黄腥臭,舌苔黄厚;
  • C.干咳少痰,舌红少津;
  • D.痰黏量少,舌苔厚腻
  • E.痰稀色白,舌苔白滑;
2.

弄舌多见于

  • A.心经有热;
  • B.心脾积热
  • C.脾经伏热
  • D.心气不足
  • E.心脾火炽;
3.

精气概念源自于

  • A.阴阳说;
  • B.水地说
  • C.五行说;
  • D.元气说
  • E.云气说
4.

从十二经脉分出的最大分支称之为

  • A.经脉
  • B.经别
  • C.络脉;
  • D.皮部
  • E.经筋
5.

  • A.燥湿健脾,温中止呕
  • B.化湿止呕,温中散寒;
  • C.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 D.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 E.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6.

对溃疡性结肠炎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

  • A.临床表现;
  • B.、大便常规检查
  • C.X 线钡剂灌肠检查;
  • D.血清仅球蛋白测定
  • E.、结肠镜检查;
7.

一般急性中毒多长时间内洗胃最有效

  • A.48 小时;
  • B.24 小时;
  • C.12 小时
  • D.4-6 小时;
  • E.一周;
8.

患者,女, 30 岁,妊娠 2 个月,出现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宜首选

  • A.桑寄生;
  • B.砂仁;
  • C.黄芩;
  • D.艾叶;
  • E.白术
9.

患者,男,65 岁,有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服用降压药物, l 小时前突然出现明显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面色潮红, BP260/130mmHg,本病例的治疗首先考虑选

  • A.利尿剂口服;
  • B.限制钠摄人;
  • C.硝普钠静滴;
  • D.p 受体阻滞剂;
  • E.复方降压片;
10.

患者,男, 20 岁。因低热、咽痛、咳嗽半月人院, 咳嗽甚剧, 为刺激性干咳。 体检:T37.8 ℃,咽充血,心肺无阳性体征。 化验:WBC8×109/L,中性粒细胞 0.70 。X线胸片示右下肺问质性炎性改变,间有小片状阴影。以下哪项检查对明确诊断意义较大

  • A.痰细菌培养;
  • B.咽拭子细菌培养
  • C.查痰中抗酸杆菌;
  • D.结核菌素试验
  • E.冷凝集试验;
11.

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可致

  • A.带下病;
  • B.子肿
  • C.子晕
  • D.痛经
  • E.闭经
12.

新生儿轻度硬肿症伴有

  • A.无器官功能改变;
  • B.轻度器官功能改变;
  • C.器官损害明显;
  • D.肾衰竭,肺出血 ;
  • E.肾衰竭,低蛋白
13.

患儿发热 1 天,喷嚏流涕,咳嗽轻微,全身出现细小淡红色丘疹,耳后及枕部臀核

  • A.麻疹,初热期;
  • B.风疹,邪犯肺卫;
  • C.奶麻,毒透肌肤;
  • D.风疹,邪人气营
  • E.猩红热,邪侵肺卫
14.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震颤,提示的疾病是

  • A.二尖瓣关闭不全
  • B.三尖瓣关闭不全
  • C.主动脉瓣狭窄
  • D.动脉导管未闭
  • E.室间隔缺损
15.

  • A.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 B.清热解毒,止痢,截疟;
  • C.清热解毒,利水,凉血
  • D.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止痛
  • E.清热解毒,凉血,燥湿
16.

  • A.胃强脾弱
  • B.胃阴不足
  • C.胃火炽盛;
  • D.胃气将绝;
  • E.脾胃湿热
17.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

  • A.道德哲学或道德科学
  • B.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 C.、研究道德的形成、 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科学;
  • D.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 E.研究医学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 的科学;
18.

患者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干少苔,脉虚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养阴清肺汤
  • B.麦门冬汤;
  • C.百合固金汤
  • D.清燥救肺汤;
  • E.桑杏汤
19.

内伤咳嗽治宜

  • A.祛邪;
  • B.扶正;
  • C.扶正补虚
  • D.补虚
  • E.标本同治
20.

瘀血内结型积证宜选用

  • A.大七气汤
  • B.六磨汤;
  • C.八珍汤;
  • D.化积丸
  • E.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
21.

  • A.火针
  • B.特制毫针;
  • C.温针
  • D.药物艾卷
  • E.锋针
22.

十二井穴中,治疗崩漏的是

  • A.少泽;
  • B.商阳
  • C.中冲
  • D.厉兑
  • E.隐白;
23.

哮病缓解期治疗主要是治

  • A.心;
  • B.肝;
  • C.脾;
  • D.
  • E.
24.

  • A.阳陵泉;
  • B.足三里;
  • C.膈俞;
  • D.太渊
  • E.中脘;
25.

子宫脱垂的病因病机不包括

  • A.分娩过多过频
  • B.胞络系胞无力;
  • C.气中不足;
  • D.肾气虚损
  • E.湿热下注
26.

病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职责是

  • A.技术人员必须经培训或考试合格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 B.技术人员发出的检验报告必须准确,且结果与对应的标本相符合并保存好完整的检测记录
  • C.技术人员对结果的准确性及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出评价
  • D.技术人员根据检测结果作出 诊断供医生参考
27.

正常情况下,可以告之献血者或患者检验结果的责任人是:

  • A.直接担任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技术员 工
  • B.接受过有关咨询培训的高级技术人员
  • C.医 务人员
  • D.承担采血任务理人员
28.

患者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动摇,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大补阴丸;
  • B.六味地黄丸;
  • C.、肾气丸
  • D.一贯煎;
  • E.地黄饮子;
29.

正疟的治法是

  • A.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 B.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 C.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 D.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 E.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30.

肛漏外口位于截石位5 点,距肛门缘 6cm,其内口多在几点位

  • A.3 点;
  • B.6 点
  • C.7 点
  • D.9 点
  • E.1l 点
31.

患者, 男,13 岁。发热、 腹痛、 腹泻 3 天,胃纳减退, 尿少色黄, 排黏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 精神疲倦。 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 15~18 个。本病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 A.急性阿米巴痢疾;
  • B.急性菌痢;
  • C.急性血吸虫病
  • D.细菌性食物中毒;
  • E.霍乱;
32.

患者,男, 3 岁,高热 2 小时,抽搐 3 次,神志不清,于 8 月 1 日急诊入院,为明确诊断,应首先做的检查为

  • A.脑脊液检查;
  • B.血白细胞分类;
  • C.灌肠或肛拭子检查粪便常规
  • D.血涂片找疟原虫;
  • E.脑电图检查;
33.

小儿大便质稀色清,小便清澈,辨证属

  • A.风;
  • B.寒;
  • C.
  • D.热;
  • E.
34.

下列不属于经脉生理机能的是

  • A.沟通关系;
  • B.感应传导;
  • C.运输灌输;
  • D.气血化生;
  • E.双向调节;
35.

《灵枢·天年》中关于生命产生的是

  • A.阴阳交感,万物化生;
  • B.以母为基,以父为楣
  • C.天地氤氲,万物化生;
  • D.天地合气,命之日人;
  • E.以母为楣,以父为基
36.

具有凉血止血、安胎功效的药物是

  • A.艾叶;
  • B.苎麻根;
  • C.棕榈炭
  • D.血余炭
  • E.侧柏叶;
37.

  • A.、如雾;
  • B.如沤;
  • C.如渎;
  • D.开发;
  • E.宣发;
38.

茵陈蒿汤的功效是

  • A.清热泻火退黄;
  • B.、清热利湿退黄;
  • C.清热解毒退黄
  • D.清热利水通淋
  • E.清热燥湿解毒
39.

患者,女, 30 岁,妊娠 2 月余,阴道少量出血 3 日,逐渐增多如月经量, 色红有块,小腹阵痛坠胀,舌淡,脉滑,此属

  • A.堕胎胎动欲坠;
  • B.小产;
  • C.胎漏
  • D.胎动不安
  • E.妊娠腹痛
40.

甲省和乙省同时爆发了传染病疫情,有权宣布这两个省为疫区的是哪个部门

  • A.国务院
  •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 E.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

面青,嗜酸,脉弦,其病位多在

  • A.肝;
  • B.心;
  • C.脾;
  • D.肺;
  • E.
42.

玉屏风散的组成是

  • A.黄芪、白术、防风
  • B.黄芪、白术、甘草;
  • C.黄芪、白术、茯苓;
  • D.黄芪、白术、人参
  • E.人参、白术、甘草;
43.

  • A.疏风止痛
  • B.活血止痛
  • C.通络止痛;
  • D.除湿止痛
  • E.清热止痛
44.

叩诊肝浊音界消失,最有可能的是

  • A.肺气肿
  • B.气胸
  • C.膈下脓肿;
  • D.急性胃肠穿孔
  • E.肝硬化晚期
45.

虚喘之肺虚证治宜选用

  • A.生脉散合补肺汤;
  • B.生脉散;
  • C.补肺汤;
  • D.玉屏风散 ;
  • E.金匮肾气丸
46.

水湿困脾型鼓胀的治疗宜选用

  • A.胃苓汤;
  • B.调营饮
  • C.实脾饮;
  • D.中满分消丸
  • E.附子理苓汤;
47.

治疗悬饮邪犯胸肺证宜用

  • A.柴枳半夏汤
  • B.香附旋覆花汤;
  •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48.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 A.气能生血
  • B.气能行血
  • C.气能摄血
  • D.血能载气;
  • E.血能化气;
49.

在经络系统中,使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的是

  • A.奇经八脉;
  • B.十五络脉
  • C.十二经别
  • D.十二经筋
  • E.十二皮部
50.

治疗痔疾以下何穴为佳

  • A.大肠俞
  • B.上巨虚
  • C.承山
  • D.飞扬
  • E.委中
51.

调摄精神属于

  • A.治病求本;
  • B.未病先防
  • C.既病防变
  • D.因地制宜
  • E.因时制宜
52.

患者,女, 30 岁,失眠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乏力,舌淡,脉弦细,治疗应首选

  • A.酸枣仁汤;
  • B.琥珀多寐丸;
  • C.养心汤
  • D.朱砂安神丸 ;
  • E.安神定志丸;
53.

患者,女, 30 岁,昨晚不慎受凉,突然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及清水,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辨证为

  • A.脾胃虚寒;
  • B.饮食停滞;
  • C.痰饮内停;
  • D.外邪犯胃
  • E.肝气犯胃;
54.

患者,女, 5l 岁,有便意,但临厕之时努挣乏力, 挣后汗出短气, 而大便并不干硬。面色眺白,舌淡嫩,苔薄,脉虚,治疗应首选

  • A.六磨汤;
  • B.济川煎
  • C.黄芪汤;
  • D.润肠丸
  • E.五仁丸;
55.

患者,男, 45 岁,患慢性肝炎十余年,近l 周来出现腹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疼痛,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爽,小便短少,苔自腻,脉弦,治疗应首选

  • A.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 B.五苓散;
  • C.实脾饮;
  • D.、调营饮 ;
  • E.中满分消丸
56.

患者,女,低热3 月余,时觉身热心烦,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平素急躁易怒,胸胁胀闷,两乳胀痛,月经不调,口苦,舌略红,苔薄黄,脉弦略数,辨证为

  • A.气郁发热;
  • B.气滞血瘀;
  • C.血瘀发热;
  • D.阴虚火旺 ;
  • E.郁热伤阴;
57.

患者,男, 38 岁,素有腰痛,近日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 A.膈俞、次髂;
  • B.命门、阳陵泉
  • C.腰阳关、养老;
  • D.命门、志室
  • E.次髂、阳陵泉
58.

治疗晕厥虚证应配用的穴位是

  • A.合谷、太冲;
  • B.气海、关元;
  • C.气海、风池;
  • D.关元、合谷;
  • E.太冲、气海;
59.

患者,女, 19 岁,近半年来,每次月经提前 7 天以上,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治疗应首选

  • A.气海、三阴交、归来;
  • B.关元、三阴交、血海、足三里、脾俞;
  • C.关元、足三里、肝俞;
  • D.关元、三阴交、血海、期门、太冲;
  • E.、气海、太溪、归来、足三里、肾俞;
60.

患者,男, 56 岁,心房颤动患者,突然发生一过性×黑蒙, 两周来共发生过5 次,每次持续 2-15 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 脑CT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 A.脑动脉瘤;
  • B.脑血栓形成;
  • C.脑出血;
  • D.脑血管畸形;
  •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1.

血瘀腰痛可选

  • A.桃红四物汤;
  • B.膈下逐瘀汤
  • C.复元活血汤
  • D.身痛逐瘀汤 ;
  • E.补阳还五汤
62.

筋会为

  • A.阳陵泉;
  • B.足三里
  • C.膈俞
  • D.太渊
  • E.中脘
63.

患者,女, 56 岁,平素嗜食肥甘厚腻,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稠厚成块,晨起为多,胸闷,食少体倦,苔白腻,辨证为

  • A.风寒咳嗽;
  • B.风热咳嗽
  • C.痰湿咳嗽;
  • D.痰热咳嗽
  • E.内伤咳嗽;
64.

患者, 56 岁,腹大胀满,青筋显露,面色晦暗,唇紫,口干不欲饮,胁下刺痛,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治法宜用

  • A.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 B.凉血化瘀,滋养肝肾
  • C.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 D.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 E.、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65.

妊娠八九个月, 腹中痛, 痛定仍然如常者,称为

  • A.试胎;
  • B.弄胎;
  • C.垢胎;
  • D.盛胎
  • E.滑胎;
66.

诊断妊娠病胎动不安时,一般不做的项目是

  • A.问停经史;
  • B.早孕反应;
  • C.妊娠试验;
  • D.妇科检查
  • E.B超检查;
67.

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红夹有血块,伴腹痛拒按,舌紫暗,脉沉涩,此属

  • A.血瘀;
  • B.血热
  • C.阴虚血热;
  • D.肝郁血热
  • E.气滞血瘀;
68.

有时医务人员不能确定一些检测结果的含义以及这些结果对患者而言究竞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此时技术人员可以提供有关检测信息并参与确诊。

69.

70.

采取负责的态度以避免危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全,仅是专职安全人员的职责

71.

在实验室里工作应穿规定的隔离衣,尽可能不用嘴吸移液管。

72.

新鲜冰冻血浆是指在采血后6-8 小时内从一个单位的全血中分离出来后,在-20 ℃或更低的快速冰冻保存的血浆。

73.

“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浆贮存和运输的系统,其作用主要是用尽可能安全的方法以维持各种血液制品的各项功能

74.

75.

在血液贮存期间必须使用一些方法以监测和记录冰箱、冷冻箱的温度,同时还应有一套温度警报系统

76.

血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在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中,温度应尽可能地保持在2℃~8℃的范围内。

77.

血液从血库发出时必须记录发出的时间。

78.

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份,包括回顾性检查和其它措施,在按规定程序进入下一步前必须完成这些检查和措施并取得满意结果

79.

80.

贮存卡应按一定的顺序归档保存,以便能够快速、方便地查找。

81.

公民临床用血时 , 具体收费标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82.

现役军人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制

83.

阑尾切除手术后未满三个月者暂不能献血。

8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献血工作监督管理。

85.

对无偿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给予适当补贴

86.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87.

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标准要求30- 37℃条件下融化

8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