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卷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0题,共0分)
1.

人机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并依赖于人机之间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按照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的高可靠度结构组合方式为()。

  • A.信息反馈、技术经济性、自动保险装置
  • B.冗余设计、整体防护装置、技术经济性
  • C.信息信号、整体防护装置、故障安全装置
  • D.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动保险装置
2.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采用智能设计手段,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保证误操作时机器和人身均安全。上述概念较完整地反应了现代机械安全原理关于机械安全特性中的()。

  • A.系统性
  • B.防护性
  • C.友善性
  • D.整体性
3.

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消除精神疲劳的是()。

  • A.播放音乐克服作业的单调乏味
  • B.不断提示工作的危险性
  • C.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
  • D.科学地安排作业场所
4.

我国国家 : 标准综合考虑到作业时间和单项动作能重消耗,应用体力劳动强度指数劳动强度分I 、II 、III 、IV 四级。重体力劳动的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0-25 ,级别是()级。

  • A.I
  • B.I
  • C.III
  • D.IV
5.

锻造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的错误选择和使用,人的违章操作等,都可能导致伤害。下列伤害类型中,锻造过程不易发生的是()。

  • A.送料过程中造成的砸伤
  • B.辅助工具打飞击伤
  • C.造型机轧伤
  • D.锤杆断裂击伤
6.

铸造是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入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各组危险有害因素中,全部存在于铸造作业中的是()。

  • A.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 B.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电离辐射
  • C.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苯中毒、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 D.粉尘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电离辐射
7.

木工平刨刀具主轴转速高,手工送料、木料质地不均匀等给木工平刨操作带来安全风险,为预防事故应采取全 ?的安全措施。下列关于木工平刨的安全技术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采用安全送料装置替代徒手送料
  • B.必要位置装设防护套或防护罩、防护挡板
  • C.刨刀刃口伸出重不超过刀轴外缘 3mm
  • D.刀具主轴为圆载面轴
8.

冲压作业有多种安全技术措施。其中,机械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存在某些不足,如对作业影响较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等。下列装置中,不属于机械防护类型的是()。

  • A.推手式保护装置
  • B.摆忏护手装置
  • C.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
  • D.拉手安全装置
9.

冲压事故可能发生在冲压设备的不同危险部位,且以发生在冲头下行过程中伤害操作工人手部的事故最多。下列危险因素中,与冲手事故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应用刚性离合器
  • B.模具设计不合理
  • C.机械零件受到强烈振动而损坏
  • D.电源幵关失灵
10.

机床运转过程中,转速、温度、声苜等应保持正常。异常声音,特别是撞击声的出现往往表明机床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不安全状态。下列愔况中,能发出撞击声的是()。

  • A.零部件松动脱落
  • B.润滑油变质
  • C.零部件磨损
  • D.负载太大
11.

为了保证厂区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消防灭火灾,以及安全运送材料等需要,企业的厂区和车间都必须设置完好的通道,车间内人行通道宽度至少应大于()。

  • A.0.5m
  • B.0.8m
  • C.1.0m
  • D.1.2m
12.

机械设备防护罩应尽重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安全防护网时,应满足网眼开口尺寸和安全距离的需要。某车间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采用椭圆形孔,椭圆孔长轴尺寸为20mm,短轴尺寸为13mm,与机械传动装置的安全距离为30mm。该防护网能有效防护人体的部位是()。

  • A.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 、 手指尖
  • B.上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
  • C.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 、手指
  • D.手指、手指 尖
13.

汽车起重机可以在马路上行驶,又能进行起重作业,兼有汽车和起重机两种功能。汽车起重机的司机持有,就可以独立进行汽车起重机的各种作业。

  • A.汽车驾驶证
  • B.起重机司机证
  • C.汽车驾驶证和起重机司机证
  • D.经过汽车驾驶和起重机培训的证明材料
14.

在高层建筑生活、工作的人员利用客运电梯可快捷、方便达到目的楼层。发生地震、火灾时,使用客运电梯逃生。

  • A.应该优先选择
  • B.绝对禁止
  • C.选择方案之一是
  • D.可以但最好不
15.

在输电线特别是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起重机各部分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当输电线路电压在 1kV 以上时,应大于()。

  • A.1m
  • B.1.5 m
  • C.2 m
  • D.3 m
16.

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其实质是下列哪一项。()

  • A.助燃
  • B.提供初始能量
  • C.加剧反应
  • D.延长燃烧时间
17.

对产生尘、 毒危害较大的工艺、 作业和施工过程, 应采取有效的密闭、()、吸收、净化等综合措施和监测装置,防止尘、毒的泄漏、扩散和溢出。

  • A.高压
  • B.中压
  • C.零压
  • D.负压
18.

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的安全措施。

  • A.电磁场伤害
  • B.间接接触电击
  • C.静电电击
  • D.直接接触电击
19.

营业性危险货物运输必须使用交通部统一规定的运输单证和票据,并加《______专用章》。

  • A.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
  • B.危险货物
  • C.危险货物运营证
  • D.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20.

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这种功能称为()。

  • A.安全联锁
  • B.安全屏蔽
  • C.安全障碍
  • D.密封保护
21.

将机器上的紧急事故开关(亦称急停开关)作为一般操作的停止开关频繁使用,这是()的。

  • A.可以
  • B.不允许
  • C.无所谓
  • D.不必在意
22.

诸如化学危险品库、氢氧站、氮氧站、油料库应应远离火源,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区及()。

  • A.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B.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C.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D.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3.

多数固体的燃烧呈(),有些固体则同时发生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

  • A..固相
  • B.液相
  • C.气相
  • D.三相混合
24.

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是()。

  • A.分子碰撞理论
  • B.燃烧素学说
  • C.活化能理论
  • D.链式反应理论
25.

在机械产品寿命周期的各环节中,决定机器产品安全性的最关键环节是()。

  • A.设计
  • B.制造
  • C.使用
  • D.维修
26.

以下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确保重要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 B..在异常情况下,应将文件和资料全部收集并锁好。
  • C..应把文件与资料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 D..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 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 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以防止误用。
  • E..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对留存的档案性文件 和资料不需要进行标识
27.

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 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 A..事故调查与处理
  • B..应急策划
  • C..现场恢复
  • 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 E..方针与原则
28.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是()。

  • A..运输工具加油站
  • B..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 D..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
  • E..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29.

重大危险控制系统由以下()组成。

  •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E..重大危险源的报告
30.

根据现行法规,标准主要依据()来确定重大危险源。

  • A..物质毒性
  • B..物质放射性
  • C..物质燃烧特性
  • D..物质临界量标准
  • E..物质爆炸特性
31.

某工人在具有苯的车间操作冲压机,由于带病作业,思想不集中,误按冲压机开关,导致事故的发生,请问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

  • 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B..从事禁忌作业
  • C..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 D..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 E..心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32.

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安全评价时,一般应遵循的程序是()。

  • A..申请安全监督部门批准
  • B..现场勘查,资料收集
  • C..危险识别和定性,定量分析
  •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结论报告
  • E..报请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3.

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 A..安全检查法
  • B..事件树方法
  • C..时间序列分析法
  • D..伤害范围评价法
  • E..故障树法
34.

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有关。常用字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

  • A..直观经验分析法
  • B..聚类分析法
  • C..实验性分析方法
  • D..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E..因子分析方法
35.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方面的义务,即()

  • A..能能够结合现场调查结果模拟重大事故发生
  • B..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 C..从安全考虑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 D..政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依据
  • E..为职业职业管理体系验收提供依据
36.

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

  • 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 B..评价危险程度
  • C..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 D..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 E..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37.

下列事故类型中,可能是发生在煤矿井下的有()。

  • A..火灾
  • B..冒顶片帮
  • C..锅炉爆炸
  • D..中毒和室窒息
  • E..物体打击
38.

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是( )。

  • A..以装置的工艺功能划分
  • B..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 C..以工艺条件划分
  • D..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 E..以装置的昂贵程度划分
39.

有两个相同的阀门A、B 为并联工作, 以开启为正常状态, 其可 *性分别为 RA 、RB 按照事件树分析方法,这两个阀门总的可*性为()。

  • A..RA+(1—RA )RB
  • B..RARB
  • C..RA+RB
  • D..RB+ ( 1—RB)BA
  • E..RA+RARB
40.

根据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如下哪些类型属于危险危害因素范畴()。

  • A..物理性
  • B..化学性
  • C..易燃性
  • D..生物
  • E..生理,心理性
4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有()。

  • A..物理、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 B..生物,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C..环境性危险,危害因素
  • D..人的失误危险、有害因素
  • E..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42.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 A..前期,前期资料收集
  • B..申请安全监督部门批准
  • C..编制验收评价计划和现场检查
  • D..危险源辨识定性和定理分析
  • E..编制评价报告和评审
43.

FTA 故障树分析方法中,哪些问题属于定量分析()。

  • A..最小割除分析
  • B..最小径集分析
  • C..计算基本事件概率重要表
  • D..通过概率函数求系统概率
  • E..分析结构重要度
44.

以下哪几项属于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

  • A..厂内机动车辆
  • B..高压医用氧仓
  • C..电梯、自动扶梯
  • D..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
  • E..游乐设施
45.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 A..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 火工程等
  • B..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 C..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 D..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 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 E..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46.

某单位的下述各项投入哪些属于安全生产投入()。

  • A..办公室安装空调系统
  • B..工会组织职工度假休养
  • C..购买消防器材
  • D..更新除尘系统
  • E..消防器材的维护
47.

要建立起一人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

  • 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并应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学易整理
  • B..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 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 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 C..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 D..在建立安全秤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 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支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 E..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48.

全面通风的具体实施方法可采用()。

  • A..全面排风法
  • B..全面送风法
  • C..全面排风 -—— 全面送风法
  • D..局部排风 —— 局部送风法
  • E..全面排风 —— 局部送风
49.

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 。

  • A..厂内运输车辆
  • B..车床
  • C..超重机械
  • D..数控机床
  • E..配电设备
50.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

  • A..经验检查法
  • B..常规检查
  • C..安全检查表法
  • D..仪器检查法
  • E..季节性安全检查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