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全国软考(高级)系统分析师上午考试预测题(三)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62题,共0分)
1.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 B.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 C.信息可以在不同形态间转化
  • D.信息具有时效性
2.

下列不属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封装性
  • B.模块性
  • C.多态性
  • D.继承性
3.

继承机制的作用是( )。

  • A.信息隐藏
  • B.数据封装
  • C.派生新类
  • D.数据抽象
4.

( )是从用户使用系统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的图形表达方法。

  • A.类图
  • B.对象图
  • C.序列图
  • D.用例图
5.

( )是表达系统类及其相互联系的图示,它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建立状态图、协作图和其他图的基础。

  • A.对象图
  • B.组件图
  • C.类图
  • D.配置图
6.

( )描述了一组交互对象间的动态协作关系,它表示完成某项行为的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

  • A.对象图
  • B.协作图
  • C.状态图
  • D.序列图
7.

( )就是用于表示构成分布式系统的节点集和节点之间的联系的图示,它可以表示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的物理架构。

  • A.组件图
  • B.协作图
  • C.状态图
  • D.配置图
8.

在用 UML 进行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 ( )就是进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使用用例图、类图、顺序图、活动图等建立业务模型。

  • A.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 B.业务 Use Case 模型设计
  • C.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 D.物理实现设计
9.

使用 UML 进行关系数据库的 ( )时,需要设计出表达持久数据的实体类及其联系,并把它们映射成为关系数据库表( Table )、视图( View )等

  • A.业务 Use Case 模型设计
  • B.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 C.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 D.物理实现设计
10.

UML 的动态建模表示包含( )种图。(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合作图 用例图)

  • A.9
  • B.5
  • C.4
  • D.2
11.

在 UML 提供的图中,( )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

  • A.用例图
  • B.类图
  • C.对象图
  • D.部署图
12.

在 UML 提供的图中,( )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间的交互。

  • A.网络图
  • B.状态图
  • C.协作图
  • D.序列图
13.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 。

  • A.数据关系图
  • B.数据流程图
  • C.数据结构图
  • D.功能结构图
14.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 A.系统规划的依据
  • B.系统实施的依据
  • C.系统设计的依据
  • D.系统评价的依据
15.

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 )。

  • A.可行性研究
  • B.系统化分析
  • C.总体预算
  • D.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16.

判断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

  •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 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
  •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
  • 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
17.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 )的需求分析方法

  • A.对象
  • B.数据结构
  • C.数据流
  • D.控制流
18.

结构化方法最为常用的图形工具是数据流图。在数据流图中,名字及方向的成分是( )。

  • A.控制流
  • B.信息流
  • C.数据流
  • D.信号流
19.

进行需求分析时可以使用多种工具,但( )是不适用的。

  • A.DFD 图
  • B.判断表
  • C..PAD 图
  • D.数据字典
20.

在用户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 A.要让软件做什么
  • B.要给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 C.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
  • D.要让软件具有何种结构
21.

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不能作为( )。

  • A.软件设计的依据
  • B.用户和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 C.软件验收的依据
  • D.软件可行性分析的依据
22.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适用于( )系统。

  •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 B.需求确定的
  • C.管理信息
  • D.决策支持
23.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 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 ) 。

  • A.用户界面使用手册
  • B.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 C.系统界面原型
  • D.完善的用户界面
24.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 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系统界面原型,用户( )并提出意见。

  • A.改进用户界面的设计
  • B.阅读文档资料
  • C.模拟用户界面的运行
  • D.运行用户界面原型
25.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 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系统界面原型,用户运用界面原型并就( )提出意见

  • A.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
  • B.使用和不使用哪一种编程语言
  • C.同意的结构
  • D.执行速度是否满足要求
26.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是一种( )型的设计过程。

  • A.自外向内
  • B.自顶向下
  • C.自内向外
  • D.自底向上
27.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为提高 MIS 开发效益和质量,可采用( ),以改进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由于需要变化而引起修改和定义不准确等问题。

  • A.结构化方法
  • B.快速原型法
  • C.面向对象方法
  • D.软件评审
28.

数据流图中的处理必须用对象中的操作来实现常见的操作有( ) 。

  • A..查询
  • B..动作
  • C..活动
  • D..访问
29.

建立继承关系时所采用的方式有( )。

  • A..自顶向下
  • B..从内到外
  • C..自底向上
  • D..从复杂到简单
30.

对象是人们要研究的任何事物主要的对象类型有( )。

  • A..有形实体
  • B..作用
  • C..事件
  • D.. 性能说明
31.

UML 具有扩展性,常见的扩展机制有( )。

  • A..修饰
  • B..版类
  • C.. 加标签值
  • D..约束
32.

UML 语言支持的建模方式有( )。

  • A.. 静态建模
  • B..动态建模
  • C..模块化建模
  • D..功能建模
33.

下列各种图可用于动态建模的有( )。

  • A..状态图
  • B..类图
  • C..序列图
  • D..活动图
34.

下列属于状态的组成部分的有( )。

  • A..名称
  • B..活动
  • C.. 条件
  • D..事件
35.

UML 中包括的事件有( )。

  • A..条件为真
  • B..收到另一对象的信号
  • C..收到操作调用
  • D.. 时间表达式
36.

属性的可见性有( )。

  • A..公有的
  • B.. 私有的
  • C..私有保护的
  • D.. 保护的
37.

用例之间的关系有( ) 。

  • A..友元
  • B..扩展
  • C..使用
  • D..组合
38.

应用于通用化约束的方式有( )。

  • A..完整
  • B..不相交
  • C.. 不完整
  • D..覆盖
39.

消息的类型有() 。

  • A..同步
  • B..异步
  • C..简单
  • D..复杂
40.

面向对象的特点主要概括为( )。

  • A..可分解性、可组合性、可分类性
  • B..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
  • C..抽象性、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
  • D..封装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
41.

对象模型表示了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是从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关系角度来描述,表现了对象的相互关系。

42.

面向对象的分析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目标系统的问题空间进行理解、分析和反映。通过对象层次结构的组织确定解空间中应存在的对象和对象层次结构。

43.

类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类,确定关联类,确定属性,识别继承关系。

44.

复用也叫重用或再用, 面向对象技术中的 “类” ,是比较理想的可重用软构件。 有三种重用方式:实例重用、继承重用、多态重用。

45.

主题是一种关于模型的抽象机制,它是面向对象模型的概貌,也是关于某个模型要同时考虑和理解的内容,主题起一种控制作用。

46.

面向对象的分析由对象、结构、继承性和基于消息的通信构成。

47.

支持继承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传统程序设计语言在语言机制方面的根本区别。

48.

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理解、表达和验证

49.

面向对象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和提高可维护性。

50.

UML 建模语言是由视图、 图、模型元素和通用机制构成的层次关系来描述的。

51.

UML 是一种建模语言,是一种标准的表示,是一种方法。

52.

泳道是一种分组机制,它描述了状态图中对象所执行的活动。

53.

同步消息和异步消息的主要区别是:同步消息的发送对象在消息发送后,不必等待消息处理,可立即继续执行,而异步消息则发送对象必须等待接收对象完成消息处理后, 才能继续执行。

54.

类图中的角色是用于描述该类在关联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的

55.

类图用来表示系统中类和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它是对系统动态结构的描述。

56.

用例模型的基本组成部件是用例、角色和用例之间的联系

57.

用例之间有扩展、使用、组合等几种关系。

58.

顺序图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重点描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

59.

活动图显示动作及其结果。着重描述操作实现中所完成的工作以及用例实例或类中的活动。

60.

常用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哪些?

61.

比较面向对象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特点

62.

当重要的对象被发现后, 通过一组互相关联的模型详细表示类之间的关系和对象的行为,这些模型从四个不同的侧面表示了软件的体系结构、 静态逻辑、动态逻辑、静态物理和 动态物理。试描述一下这四种特性。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