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0题,共0分)
1.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

  • A.西蒙
  • B.布坎南
  • C.巴得什
  • D.霍恩
2.

公共政策执行必须遵循的特定原则,不包括()

  • A.主观性
  • B.强制性
  • C.组织性
  • D.实务性
3.

由目标群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对政策的个人理解来评定政策执行效果,这种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叫()

  • A.专家评定法
  • B.对象评定法
  • C.自我评定法
  • D.前后对比法
4.

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A.生态环境
  • B.经济环境
  • C.政治环境
  • D.文化环境
5.

政策分析过程最关键而又困难的一个阶段是()

  • A.规划方案
  • B.预测结果
  • C.问题构建
  • D.确认目标
6.

在我国,财政主体主要运用的财政工具,不包括()

  • A.预算
  • B.私人借贷
  • C.税收
  • D.财政补贴
7.

一般认为,年率3%~5%的物价上涨幅度,可视为()

  • A.物价上涨快
  • B.物价上涨慢
  • C.物价不变
  • D.物价基本稳定
8.

产业政策的特征,不包括()

  • A.指导性
  • B.稳定性和连续性
  • C.波动性
  • D.时代性和阶段性
9.

《社会保障法》 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性的、 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是由哪个国家提出的?()

  • A.美国
  • B.英国
  • C.德国
  • D.法国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例、规章等形式的科技政策的是()

  • A.《科技进步法》
  • B.《科技拨款的暂行规定》
  • C.《专利法》
  • D.《专著法》
11.

对科技活动活动的协调、控制,以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功能,属于科技政策的()功能。

  • A.导向功能
  • B.组织功能
  • C.发展功能
  • D.调控功能
12.

教育政策的主体,不包括()

  • A.政府
  • B.执政党
  • C.社会组织
  • D.立法机关
13.

《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或者()

  • A.严重警告
  • B.警告
  • C.行政处罚
  • D.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

1995年 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

  • A.《义务教育法》
  • B.《教师法》
  • C.《高等教育法》
  • D.《教育法》
15.

通过思想教育, 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政治觉悟和认识水平来改造人们的思想方法和心理状态,这种公共政策监控手段是()

  • A.监控手段
  • B.法律手段
  • C.心理手段
  • D.经济手段
16.

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评估主体
  • B.评估标准
  • C.评估总结
  • D.评估方法
17.

政策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是指()

  • A.政策回应度
  • B.价值标准
  • C.效益标准
  • D.效率标准
18.

政策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 A.确定目标
  • B.效果评估
  • C.方案比较
  • D.问题的界定
19.

按照监控的内容分类,公共政策监控可分为()

  • A.一般监控和专业监控
  • B.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
  • C.积极监控和消极监控
  • D.目标监控和关键点监控
20.

名词解释:政策评估

21.

名词解释:政府预算

22.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

23.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执行

24.

名词解释:教育政策

25.

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26.

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27.

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28.

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9.

论述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

30.

案例分析题 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讨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单的讨论,最后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决定,按照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然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公共政策学知识,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