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99题,共0分)
1.

( )是指炸药爆炸时引起与其不相接触的邻近炸药爆炸的现象

  • A.传爆
  • B.殉爆
  • C.拒爆
2.

( )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 B.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 C.加强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
  • D.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
3.

( )是产生拒爆或瞎炮的主要原因

  • A.杂散电流
  • B.炸药变质
  • C.炮眼间距过大
4.

( )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 A.严禁
  • B.可以
  • C.矿灯有故障时才能
5.

( )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发爆器

  • A.严禁
  • B.不得
  • C.不能
6.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携带爆炸材料上、下井时,在每层罐笼内搭乘的携带爆炸材料的人员不得超过( ),其他人员不得同罐上、下

  • A.2人
  • B.4 人
  • C.6人
  • D.8 人
7.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 )

  • A.50ms
  • B.80ms
  • C.130ms
  • D.150ms
8.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吊筒升降速度不得超过( )

  • A.1m/s
  • B.2m/s
  • C.3m/s
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人力运输爆炸材料时,( )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

  • A.炸药
  • B.电雷管
  • C.发爆器
10.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 )掺混使用

  • A.可以
  • B.根据需要
  • C.不得
11.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执法主体是( )

  • 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 C.司法机关
  • D.职工代表委员会
1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 A.危险因素
  • B.人员状况
  • C.设备状况
  • D.环境状况
13.

《安全生产法》规定,未经( )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A.基础知识教育
  • B.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C.技术培训
14.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 A.劳动防护用品
  • B.安全卫生用品
  • C.专用器材设备
15.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 )

  • A.0.5 日
  • B.1日
  • C.1.5 日
  • D.2 日
16.

炮眼深度超过2.5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m

  • A.0.5
  • B.1
  • C.1.5
17.

《刑法》第134条对重大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 )年有期徒刑

  • A.5
  • B.7
  • C.15
  • D.10
18.

H?S气体的气味有( )

  • A.臭鸡蛋味
  • B.酸味
  • C.苦味
  • D.甜味
19.

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有效贮存期为( )

  • A.半年
  • B.1 年
  • C.2 年
20.

( )的主要用途是使爆破后的巷道断面、形状和方向都符合设计要求

  • A.掏槽眼
  • B.辅助眼
  • C.崩落眼
  • D.周边眼
21.

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 )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

  • A.1
  • B.2
  • C.3
  • D.4
22.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

  • A.1m/s
  • B.2m/s
  • C.3m/s
  • D.4m/s
23.

井下探放水应坚持( )的方针

  • 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 C.有疑必探, 边探边掘
24.

井下工人背运爆炸材料时,一人一次最多背运量为原包装炸药( )

  • A.20kg
  • B.2箱(袋)
  • C.1箱(袋)
25.

井下使用的橡套电缆( )采用阻燃电缆

  • A.必须
  • B.严禁
  • C.不准
26.

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 )停风

  • A.可暂时
  • B.可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
  • C.不得
27.

井下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的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 )的距离

  • A.50m
  • B.100m
  • C.150m
  • D.200m
28.

井下两巷道贯通时,在两工作面相距( )前,地测部门必须事先下达通知书,编制专门爆破说明书,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另一个工作面贯通

  • A.10m
  • B.15m
  • C.20m
  • D.30m
29.

井下( )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 A.严禁
  • B.可以
  • C.寒冷时才能
30.

下列爆炸材料中,允许在同库中存放的是( )

  • A.硝铵类炸药与导爆索
  • B.电雷管与导爆索
  • C.导爆索与电雷管
31.

一般爆破工程中,常用的雷管为( )。

  • A.3号和 5号雷管
  • B.7号和 10号雷管
  • C.6号和 8号雷管
32.

一个采煤工作面爆破作业时,严禁采用( )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

  • A.1台
  • B.2 台
  • C.3台
  • D.多台
33.

《矿山安全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矿山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 )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 A.劳动者
  • B.煤矿工人
  • C.矿山职工
  • D.管理人员
34.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

  • A.26℃
  • B.30℃
  • C.34℃
  • D.40℃
35.

加工引药时,电雷管必须( )插入药卷内

  • A.将其一半
  • B.将其 2/3
  • C.全部
36.

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是( )

  • A.8至 12 次
  • B.16 至 20 次
  • C.30 至 36 次
37.

刚发出的矿灯最低限度应能正常持续使用( )

  • A.11h
  • B.12h
  • C.16h
  • D.18h
38.

凡长度超过( )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 A.6m
  • B.10m
  • C.15m
39.

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应( )光爆孔间距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大于或等于
40.

光面爆破时,应尽可能减少周边眼间的起爆时差,相邻光面炮眼的起爆间隔时间不应大于( )

  • A.200ms
  • B.150ms
  • C.100ms
41.

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 A.0.2m
  • B.0.25m
  • C.0.3m
42.

光面爆破时周边眼炮眼间距一般为炮眼直径的( )

  • A.3至 5 倍
  • B.5 至 10倍
  • C.10 至 20 倍
  • D.20至 30 倍
43.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 A.1.50%
  • B.2.00%
  • C.3.00%
44.

使用变质炸药的主要危害是( )

  • A.爆破时出现爆燃
  • B.拒爆
  • C.影响爆破效果
45.

低瓦斯矿井的岩石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 )的煤矿许用炸药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46.

企业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是( )

  • A.玩忽职守罪
  • B.过失犯罪
  • C.重大责任事故罪
  • D.渎职罪
47.

从爆破效果来看,( )

  • A.正向装药、爆破效果较好
  • B.反向装药、爆破效果较好
  • C.正向、反向装药、爆破效 果相同
48.

从业人员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

  • A.不得拒绝执行
  • B.先服从后报告
  • C.有权拒绝执行
49.

井筒内罐笼运送硝铵炸药时,爆炸材料箱堆放的高度不得超过罐笼高度的( )

  • A.1/3
  • B.1/4
  • C.1/2
  • D.2/3
50.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煤矿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下列( )属于《特别规定》所列举的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 A..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 B..瓦斯超限作业
  • C..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未 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 D..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 统不能正常运行
  • E..其他
51.

《劳动法》规定,国家对( )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 A..童工
  • B..未成年工
  • C..女职工
  • D..青少年
52.

2号岩石铵梯炸药主要由( )组成

  • A..硝酸铵
  • B..梯恩梯
  • C..黑索金
  • D..木粉
53.

( )是二级安全炸药

  • A..2号煤矿铵梯炸药
  • B..2号抗水型煤矿铵梯炸药
  • C..3号煤矿铵梯炸药
  • D..3号抗水 型煤矿铵梯炸药
54.

( )可能造成爆破崩倒支架

  • A..支架架设质量不好
  • B..装药量过多
  • C..炮眼排列方式不合理
  • D..装药量过少
55.

为防止引发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眼深为 0.6~1.0m 时,炮泥长度不得小于眼深的 1/2
  • B..眼深大于 1.0m时,炮泥长度不 得小于 0.5m
  • C..由工人自定
  • D..根据地理位置,自由确定
56.

事故调查处理中坚持的原则是 ( )

  •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 B..责任人员没有处理不放过
  • C..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 放过
  • D..资金不到位不放过
  • E..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57.

为防止引发瓦斯爆炸事故,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有明确规定,主要规定有( )

  • A..眼深为 0.6 至 1.0m 时炮泥长度不得小于眼深的 1/2
  • B..眼深大于 1.0m 时炮泥长度不得 小于 0.5m
  • C..眼深大于 2.5m 时炮泥长度不得小于 1.0m 光面爆破周边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0.3m
  • D..由工人自定
58.

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减尘、降尘措施。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通风防尘、喷雾洒水、刷洗岩帮等

  • A..煤层注水
  • B..湿式打眼
  • C..使用水炮泥
  • D..旋风除尘
59.

下列哪些是装配起爆药卷时常见的安全隐患( )

  • A..装配地点不安全
  • B..雷管脚线不短接
  • C..一个药卷内放一个雷管
  • D..雷管插入深度 不够
  • E..发爆器与雷管混放在一起
60.

下列哪些是装药时常见的安全隐患( )

  • A..一个炮眼内装多个雷管
  • B..装药量过大
  • C..装垫药
  • D..不清孔
61.

下列不正确的连线操作是( )

  • A..脚线连接后留有须头
  • B..班组长连接母线和脚线
  • C..两脚线接头位置不错开
  • D..连 线前撤人
62.

上止血带时应注意( )

  • A..松紧合适以远端不出血为止
  • B..应先加垫
  • C..位置适当
  • D..每隔 40min 左右放松 2 至 3min
63.

三人连锁爆破时,班组长接到警戒牌后,一方面派人警戒,一方面要详细检查( )

  • A..瓦斯
  • B..顶板
  • C..支架
  • D..设备、工具
  • E..阻塞物
64.

一般情况下,掘进工作面炮眼的装药量从大到小排列为( )

  • A..掏槽眼
  • B..辅助眼
  • C..周边眼
  • D..顶眼
65.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法规体系中一部重要的安全技术规章,它具有( )的特点

  • A..强制性
  • B..科学性
  • C..规范性
  • D..相对稳定性
66.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确立了( )制度

  • A..煤矿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 B..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
  • C..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 D..煤矿安全监察监督约束
  • E..煤炭生产许可制度
6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 )的权利

  • A..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 B..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D..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
  • E..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 时获得赔偿
  • F..参与事故调查
68.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 )的事项

  • A..工资待遇
  • B..劳动安全
  • C..医疗社会保险
  • D..防止职业危害
69.

《安全生产法》的出台,解决了目前安全生产面临的( )问题

  • 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
  • B..煤炭 生产中存在的乱采、滥挖行为
  • C..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
  • D..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抗灾能力差
  • E..企业职工安全意识较差
70.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与移动电气设备

71.

井下加强靠近探水地点的支护,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以防高压水冲垮煤壁和支架

72.

井下主要室和工作场所应备有灭火器材

73.

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

74.

为提高爆破效率,正向装药时可装填“盖药”

75.

严禁裸露爆破,因为它是一种既不安全又不经济的爆破方法

76.

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做炮眼封泥

77.

严禁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爆炸材料

78.

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79.

严禁使用将发爆器两接线柱连线打火的方法检查发爆器输出电量的大小

80.

不得在井下更换发爆器电池

81.

不同厂家生产的但型号相同的电雷管可掺混使用

82.

一个药包(卷)爆炸后,引起与它相接触的邻近药包(卷)爆炸的现象称为殉爆。

83.

2004年12月18日,蹬钩工龙某在井下1203工作面作业时,擅自开动绞车,使下放的两节重车撞到停在空车道上的车斗,将掘进区爆破工庄某挤死,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84.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85.

三人连锁爆破中,爆破牌由瓦斯检查工携带

86.

从业人员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87.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88.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

89.

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爆破时,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

90.

井巷工程岩土爆破,飞石主要顺着最小抵抗线方向抛散

91.

井下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用过后可任意摆放

92.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炸药和电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车内运输

93.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m/s

94.

井下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根据生产需要可以不进行探水

95.

井下巷道掘进爆破中,炮响后应立即进入工作面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96.

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

97.

井下发生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时,现场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98.

井下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器材,尽快投入,直接灭火

99.

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是在回风侧进行灭火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