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40题,共0分)
1.

以下关于测听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 A.每次给刺激声的持续时间长度为0.5~1 s
  • B.给声时间应大于1 s,并要避免韵律给声
  • C.标准听力测试的频率为 1 kHz、2 kHz、4 kHz、8 kHz、0.5 kHz 、0.25 kHz 、 0.125 kHz 等;
  • D.如果相邻的倍频程之间听阈差值大于 20 dB,需要加测半倍频程
2.

以下关于听力零级(H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听力零级( HL)是纯音听力计各频率点上标定 0 dB 声强相对应的声压级;
  • B.听力零级( HL)是纯音听力计各频率点上标定 0 dB 声压相对应的声压级;
  • C.国际上将一群 18~25 正常听力年轻人最小能听见的声音作为听力零级;
  • D.临床上将听力计上各个频率的听力零级定为 0dB。
3.

以下关于声压级(SP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
  • B.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的值;
  • C.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10 的值
  • D.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20 的值
4.

以下关于听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听阈是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有效声压级;
  • B.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者对测试中给予的多次刺激信号,能察觉全部的最小声音强度;
  • C.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者对测试中给予的多次刺激信号,能察觉一半以上的最小声音强度;
  • D.纯音听阈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包括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和骨导听阈测试。
5.

鼓膜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小穿孔,呈针尖状,多伴有液体搏动,如星星闪烁样反光,又称灯塔征,此种属于

  • A.急性炎症的穿孔;
  • B.慢性炎症的穿孔;
  • C.鼓膜炎;
  • D.鼓室积液。
6.

以下关于鼓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
  • B.鼓膜外侧面向前、向下、向外,与外耳道底成45°~50°角
  • C.鼓膜上 1/4 部呈灰白色膜状,称紧张部
  • D.鼓膜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叫光锥,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7.

临床上对鼓膜象限的分区为

  • A.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 4 个象限;
  • B.前上、前下、后上和后下 4 个象限;
  • C.上、下、左和右 4 个象限;
  • D.东、南、西和北 4 个象限。
8.

用窥耳镜看鼓膜时,窥耳器不应超越外耳道的外(),才便于上下左右移动,以观察鼓膜全貌;同时也可避免因置入过深压迫骨部,引起疼痛和咳嗽。

  • A.1/2
  • B.1/3
  • C.1/4
  • D.2/3
9.

下列关于听力障碍者疾病史采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项目中,若患者为聋儿,不需填写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听力情况;
  • B.现病史中,还需详细记录听力检查的结果,助听器的验配、使用情况,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情况及训练效果;
  • C.详细记录母孕期传染病史、用药史、其他疾病患病史、外伤史等,详细记录分娩史;
  • D.记录耳聋前的传染病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头外伤史、药物过敏史、X 射线接触史、语言能力、精神智力状况和心理状况等;
  • E.特别询问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中是否有与耳聋相关的疾病,若在几个成员或几代人中都有同样疾病发生,可绘出家系图示明。
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病史采集的内容

  • A.一般项目;
  • B.主诉;
  • C.现病史;
  • D.既往史;
  • E.教育背景。
11.

用助听器后不能听到鸟叫声,不可以()

  • A.降低整体增益
  • B.提高高频
  • C.降低低频
  • D.提高各频段增益
  • E.以上都对
12.

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是

  • A.自律
  • B.职业道德
  • C.行为规范
  • D.法律规定
13.

耳模从质地上分为()

  • A.卡口式、耳道式、壳式、半壳式、骨架式、开放式等;
  • B.软耳模和硬耳模;
  • C.一次成型耳模和定制耳模;
  • D.藻酸盐耳模和硅胶耳模;
  • E.全耳式耳模和半耳式耳模。
14.

()又名菜花耳

  • A.耳廓表面急性炎症;
  • B.耳廓外伤;
  • C.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 D.耳廓假性囊肿;
  • E.耳廓肿瘤。
15.

关于耳廓异常印模取样时混合印模材料注入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 A.两种印模膏 1:1 混合后用手掌快速搓匀后揉成条状,立即放入注射器
  • B.注射器内有空气的,将注射器平握,挤出前面约 0.5 cm 长的印模膏,弃之不用
  • C.将注射器的尖端 0.5 cm 放进耳道,将其嘴端贴紧耳道
  • D.耳道填满后注射器退出到外耳道口,尖端仍埋在印模膏里并继续以一定角度注射到耳 甲腔、耳甲艇、舟状窝、三角窝等区域,并填满至耳轮外缘;
  • E.注射完毕后,不要在外面用力按压,以免出现偏差
16.

关于外耳道异常印模取样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耳道狭窄或扩大所需的耳障要根据情况自制;
  • B.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最近个月耳部是否有感染、是否动过手术、是否患突发性聋等情况;
  • C.对于耳道有感染的暂时先不要取印模;
  • D.耳内手术未满 6 个月的不要取耳印
  • E.突聋的、鼓膜有损伤的患者,暂时不要取耳印
17.

以下异常耳廓印模取样方法有问题的是

  • A.与正常耳廓取样方法大致相同;
  • B.依次将膏体注入耳甲腔、耳甲艇、舟状窝、三角窝等区域,填满耳轮外缘;
  • C.膏体一定要填满整个耳廓的前外面;
  • D.注射完毕后,在外面轻轻按压;
  • E.待膏体凝固取出后,注意检查印模,确保其完整;
18.

关于耳廓畸形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耳廓畸形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
  • B.先天性的畸形往往不单纯是耳廓的畸形,还伴有外耳道、中耳及其他结构的异常;
  • C.后天因素也可造成严重耳廓畸形;
  • D.后天因素有的可以并发外耳道狭窄或闭锁;
  • E.后天因素一般伴有中耳畸形。
19.

在对鼓室声导抗的结果进行判定的注意事项中有误的是

  • A.正常鼓室声导抗图的中耳不一定正常;
  • B.中耳正常鼓室声导抗图不一定正常;
  • C.当鼓膜及听骨链存在双重病变时,鼓室声导抗图既能反映鼓膜的病变也能反映听骨链的病变;
  • D.临床诊断应结合鼓室导抗图、病史、物理检查、纯音听阈、声反射测试及其他听力学测试而综合判断;
  • E.在中耳的复合病变中,鼓膜或接近鼓膜的病变会掩盖其后听骨链的病变。
20.

成人的外耳道体积约为()mL。

  • A.0.2~0.6
  • B.0.7~1.0
  • C.1.0~1.5;儿童 0.7-1
  • D.1.5~2.0
  • E.2.0~2.5
21.

听力语言康复是综合采用()的措施,对听障者进行听力重建或补偿,经过听觉言语训练,使其获得或完善听觉言语能力,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协调发展。

  • A.医学、心理、教育;
  • B.社会、心理、教育;
  • C.医学、教育、社会;
  • D.社会、心理、医学;
  • E.教育、心理、医学。
22.

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 岁半
  • B.3 岁
  • C.3 岁半
  • D.3~5 岁
  • E.4 岁
23.

开关放大器是

  • A.A类受话器;
  • B.B类受话器;
  • C.C类受话器;
  • D.D类受话器;
  • E.E类受话器。
24.

传声器按时间发展的顺序依次是

  • A.压电陶瓷式、电磁动圈式、驻极体式
  • B.电磁动圈式、驻极体式、压电陶瓷式
  • C.电磁动圈式、压电陶瓷式、驻极体式
  • D.驻极体式、电磁动圈式、压电陶瓷式;
  • E.压电陶瓷式、驻极体式、电磁动圈式。
25.

耳内式助听器的缩写

  • A.ITE;
  • B.HS;
  • C.ITC;
  • D.CIC;
  • E.CROS。
26.

1955年()面世,成为销量最大的助听器

  • A.炭精助听器;
  • B.半导体眼镜式助听器;
  • C.耳后式助听器;
  • D.集成电路助听器;
  • E.驻极体传声器助听器。
27.

1921年()生产出第一台电子管助听器

  • A.美国;
  • B.英国;
  • C.德国;
  • D.法国;
  • E.意大利。
28.

采用电学放大原理的()出现于20世纪初

  • A.真空管助听器;
  • B.炭精助听器;
  • C.真空电子管助听器;
  • D.电子管助听器;
  • E.放大板助听器。
29.

人将手掌拢在耳后,声音可在中高频增加

  • A.0~5 dB
  • B.5~10 dB
  • C.10~15 dB
  • D.15~20 dB
  • E.20~25 dB
30.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言语声的变换,尤其是频率的变化,需要使用

  • A.频响图;
  • B.输出图;
  • C.增益图;
  • D.语谱图;
  • E.频谱图。
31.

以下关于重振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重振是指响度非正常地增加;
  • B.重振是感音神经性聋最明显的特征反应之一;
  • C.重振现象直接引起听觉动态范围的变化,使患者感知的声音强度范围变窄,以至于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 D.重振患者的助听器应该小声多压缩,大声多放大。
32.

下列关于听觉动态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指从刚能听见的最小声音强度到刚能引起不适或痛觉的最小声音强度的范围;
  • B.是指气导与舒适阈之间的动态范围;
  • C.若不舒适阈是 100 dB HL,气导是 60 dBHL,则听觉动态范围是 40 dB
  • D.通常,感音神经性聋的动态范围比传导性聋的窄。
33.

正常听力人群的MCL约为

  • A.65 dB SP
  • B.65 dB HL
  • C.60 dB SPL
  • D.60 dB HL
34.

关于不舒适阈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 A.声音强度引起听觉明显不舒适感时的声压级
  • B.助听器的输出要尽量大于患者的 UCL
  • C.UCL是调试最大声输出参数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 D.一般临床上测试患者在 500、1000、2000 和 4000 Hz 的不舒适阈
35.

OSPL90的条件是

  • A.在规定的频率或几个频率点,增益控制处于参考位置,其他控制器处于得到最大增益的 位置,当输入声压级为 90 dB SPL时,在声耦合腔中测得的声压级
  • B.在规定的频率或几个频率点,增益控制处于参考位置,其他控制器处于得到最大增益的 位置,当输入声压级为 90 dB SPL时,在真耳中测得的声压级
  • C.在规定的频率或几个频率点,增益控制处于满档位置,其他控制器处于得到最大增益的 位置,当输入声压级为 90 dB SPL时,在真耳中测得的声压级
  • D.在规定的频率或几个频率点,增益控制处于满档位置,其他控制器处于得到最大增益的 位置,当输入声压级为 90 dB SPL时,在声耦合腔中测得的声压级
36.

关于老年性听障特点不正确的是

  • A.老年性耳蜗的病变,可发生在毛细胞,也可以发生在螺旋神经节、听觉中枢,所以临床 表现不同;
  • B.大多数是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C.老年性听力损失多发生在外耳和中耳;
  • D.听力损失在 90 dB HL以内选配助听器效果要好一些
37.

下列关于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尽可能得大,而且要超过患者的 UCL曲线
  • B.无论助听器的功率多大,使用时绝对不能超过患者的 UCL
  • C.助听器如果压缩限制设置得不得当,大强度的声音就会导致削峰而产生失真
  • D.患者的实际所需要小于助听器的最大输出
38.

如果人的头颅直径为20cm,具有衍射作用的声音频率为

  • A.频率大于 2500 Hz 的声音
  • B.频率小于 2500 Hz 的声音
  • C.频率大于 1700 Hz 的声音
  • D.频率小于 1700 Hz 的声音
3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噪作用可以将信号额外提高12 dB 而仍然能够忍受
  • B.与单耳听声相比,双耳听阈比单耳测听改善 6~10 dB
  • C.单耳选配也可以具有左右定向作用
  • D.双耳若同时接收一高一低两个信号,听到的是一高一低两个声音
40.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选择削峰线路

  • A.深度听力损失且需要将音量开关开到最大者;
  • B.在需要大功率时,同时由于体积原因,愿意在削峰的ITC与压缩的BTE之间选择前者;
  • C.重振的感音神经性患者;
  • D.效果评估证实削峰优于压缩。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