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全国自考《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40题,共0分)
1.

吸收VitB12的部位是()

  • A.十二指肠
  • B.空肠
  • C.回肠
  • D.结肠上段
  • E.结肠下段
2.

骨骼肌上的受体是()

  • A.α
  • B.β
  • C.Μ
  • D.Ν1
  • E.N2
3.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 A.组织液
  • B.淋巴液
  • C.房水
  • D.血浆
  • E.脑脊液
4.

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不引起()

  • A.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
  • B.每搏量增加
  • C.心室肌被动张力增大
  • 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时间延长
  • 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增加
5.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壁细胞分泌内因子
  • B.壁细胞分泌盐酸
  •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 D.幽门腺分泌粘液
  • E.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6.

某人的红细胞与 A型血清发生凝集,该人的血清与 A 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该人的血型是()

  • A.A 型
  • B.B 型
  • C.AB型
  • D.O 型
  • E.无法判断
7.

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变动范围无规律
  • B.昼夜变动小于 1℃
  • C.无性别差异
  • 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 2℃左右
  • E.与年龄无关
8.

下列哪项CO2分压最高()

  • A.静脉血液
  • B.毛细血管血液
  • C.动脉血液
  • D.组织细胞
  • E.肺泡气
9.

保持甲状腺激素浓度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正反馈
  • D.负反馈
  • E.自身调节
10.

与单纯扩散相比 , 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 A.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
  • B.不需细胞膜耗能
  • C.顺浓度差转运
  • D.需膜上蛋白质的帮助
  • E.能将 Na+泵出
11.

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 A.血压升高
  •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C.肾小管毛细血管压降低
  • D.肾小球滤过增加
  •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12.

下列哪种激素是腺垂体合成的()

  • A.黄体生成素
  • B.甲状腺激素
  • C.肾上腺素
  • D.雌激素
  • E.催产素
13.

下列组织器官中,散热的主要部位是()

  • A.骨骼肌
  • B.皮肤
  • C.心脏
  • D.下丘脑
  • E.肾脏
14.

呆小症的发生与下列哪种激素的缺乏有关()

  • A.Vit D 3
  • B.糖皮质激素
  • C.甲状旁腺激素
  • D.生长激素
  • E.甲状腺激素
15.

肺通气中所遇到的弹性阻力主要是()

  • A.肺泡表面张力
  • B.胸内压
  • C.气道阻力
  • D.惯性阻力
  • E.粘性阻力
16.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理完整性
  • B.绝缘性
  • C.双向性
  • D.可被河豚毒阻断
  • E.易疲劳
17.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 B.血液的重力作用
  •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 D.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 E.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18.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 A.瞳孔缩小
  • B.胃肠运动加速
  • C.汗腺分泌增加
  • D.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 E.逼尿肌收缩
19.

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是()

  • A.唾液
  • B.胃液
  • C.胰液
  • D.胆汁
  • E.小肠液
20.

某人潮气量 500ml,无效腔气量 150ml,呼吸频率 12 次/ 分,则每分肺泡通气量为()

  • A.A.3.6
  • B.4.2L
  • C.4.8L
  • D.5.6L
  • E.6L
21.

影响外周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血液粘滞度
  • B.微动脉口径
  • C.红细胞数目
  • D.血管长度
  • E.小静脉口径
22.

下列哪项可能成为心脏的异位起搏点()

  • A.窦房结
  • B.心房肌
  • C.心室肌
  • D.房室交界结区
  • E.浦肯野氏纤维
23.

关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 , 正确的是()

  • A.起自感觉接替核
  • B.投射至皮层的特定区域
  • C.与皮层第四层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 D.受刺激时引起皮层呈同步化慢波
  • E.维持或改变皮层的兴奋状态
24.

下列哪项可引起肌梭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 A.α-运动神经元兴奋
  • B.γ- 运动神经元兴奋
  • C.梭外肌收缩
  • D.梭内肌松驰
  • E.梭外肌松驰
25.

脊休克的发生机理是()

  •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 B.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抑制作用
  • C.反射中枢破坏
  • D.脊髓供血障碍
  • E.失去了大脑皮层的下行始动作用
26.

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密切相关的离子是()

  • A.Na+
  • B.K+
  • C.Ca2+
  • D.Cl-
27.

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 1 期的形成机制是()

  • A.Na +内流与 K + 外流
  • B.Ca 2+内流与 K + 外流
  • C.K + 外流
  • D.Na +内流与 Ca2+内流
  • E.Cl -内流
28.

慢性肺心病病人常有长时间二氧化碳潴留,若吸入大量纯氧可致呼吸暂停,该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维持主要靠()

  • A.高 CO 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 B.高 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C.缺O 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D.缺O 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 E.缺O 2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29.

保持某一功能活动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正反馈
  • D.负反馈
  • E.自身调节
30.

60 Kg 体重的人 , 其体液量和血量分别为()

  • A.40 L 与 4 L
  • B.36 L 与 L
  • C.20 L 和 4 L
  • D.30 L 与 2 L
  • E.20 L 和 2 L
31.

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2.

静息电位值接近于_______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_______平衡电位。

33.

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4.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5.

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6.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7.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9.

机体最典型的三条内分泌轴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0.

影响能量代谢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