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自考马克思主义试卷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8题,共0分)
1.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培根和洛克
  • 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 C.斯密和李嘉图
  • D.圣西门和傅里叶
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D.绝对和相 对的关系
3.

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

  • A.客观性和普遍性
  • B.客观性和历史性
  • C.普遍性和持久性
  • D.普遍性和自觉性
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

  • A.要注重分析矛盾的同一性
  • B.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斗争性
  •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 性
  •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5.

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 ()

  • 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C.意识是人脑的机 能
  •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6.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

  • A.前者是可知论, 后者是不可知论
  • 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 后者是机械反映论
  • 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 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
7.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 A.兴趣爱好
  • B.社会实践
  • C.求知欲望
  • D.好奇心理
8.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

  • A.概念、判断、推理
  • B.感觉、知识、表象
  • C.抽象、具体、再抽象
  • D.分析、 归纳、综合
9.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绝对性
  • B.相对性
  • C.全面性
  • D.片面性
10.

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 ( )

  • A.产品分配方式
  •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 D.生产 资料所有制形式
11.

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 )

  • A.人的依赖 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 B.渔猎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 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 现代社会
12.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

  • A.政治标准
  • B.思想标准
  • C.经济标准
  • D.文化标准
13.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能够 ( )

  • A.制造和使用工具
  • B.创造和 使用语言符号
  • C.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
  • D.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14.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 C.物化劳动与活劳 动的矛盾
  •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5.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即 ( )

  •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 素
  •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16.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

  • A.价值规律
  • B.剩余价值规律
  • C.资本积累规律
  • D.平均利润规律
17.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

  • A.实用主义
  • B.享乐主义
  • C.功利主义
  • D.利己主义
18.

价值增殖产生于资本循环中的 ( )

  • A.购买阶段
  • B.生产阶段
  • C.销售阶段
  • D.运输阶段
19.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 ( )

  •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 实现的
  •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 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
  • D.资 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
20.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不应包括 ()

  • A.工人的工资
  • B.原材料费用
  • C.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 D.机器设备未折旧部分
21.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品质是与时俱进
  • 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2.

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

  • A..质量互变规律
  • 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 C..否定之否定规律
  • 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
23.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4.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 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
  • B..真理的相对性
  • C..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 D..真理的绝对性
25.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 A..渔猎社会
  • B..农业社会
  • C..工业社会
  • D..信息社会
26.

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 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
  •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27.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

  • 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
  • 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 C..固定资本各组成 部分的周转速度
  • 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28.

级差地租 I 形成的条件有()

  • 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 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 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 多少
  • 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
29.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

  • 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
  • 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
  • C..国家和私人共 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
  • 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
30.

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

  • A..工农差别
  • B..城乡差别
  •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 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31.

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32.

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33.

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

34.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35.

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36.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37.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38.

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