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0题,共0分)
1.

下面哪种方法不是广告效果的测定方法()。

  • A.抽样调查法
  • B.再认识实验
  • C.再现实验
  • D.自我评定法
2.

从认知评价的角度,公众态度可以分为()。

  • A.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
  • B.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
  • C.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D.现实的态度和未来的态度
3.

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着()的角色。

  • A.守门员
  • B.倡导者
  • C.联络员
  • D.受传者
4.

下面哪种传播方式不是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

  • A.会议
  • B.演讲
  • C.内部刊物
  • D.谈话
5.

“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是由()提出的。

  • A.梅尔文
  • B.戈培尔
  • C.德福洛
  • D.亚当斯
6.

通过记者招待会形成舆论效果是一种()。

  • A.大众传播模式
  • B.人际传播模式
  • C.两级传播模式
  • D.组织传播模式
7.

公共关系广告影响公众的模式是()。

  • A.公众—产品—企业
  • B.公众—企业—产品
  • C.企业—公众—产品
  • D.产品—企业—公众
8.

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 A.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理解不够
  • B.调查对象不如实回答
  • C.时间短难以深入
  • D.调查对象容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9.

服务型公关的效果最有利于()。

  • A.提高知名度
  • B.联络公众感情
  • C.提高美誉度
  • D.提高市场占有率
10.

人际传播,即()。

  • A.人际宣传
  • B.人际交流
  • C.公众舆论
  • D.流言
11.

双因素理论认为,消除不满意的结果是员工()。

  • A.感到满意
  • B.没有感到满意
  • C.没有感到不满意
  • D.以上三个都不对
12.

对细节能清晰感知,但整体性较差的是()。

  • A.知觉综合型的人
  • B.知觉分析型的人
  • C.分析综合型的人
  •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3.

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高低等于()。

  • A.智商与所受教育的乘积
  • B.智商与个性的乘积
  • C.智商与动机的乘积
  • D.智商与经济型发的乘积
14.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动机
  • B.态度
  • C.气质
  • D.性格
15.

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A..语言障碍
  • B..信息失真
  • C..言论“一边倒”
  • D..个性差异
  • E..能力差异
16.

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 A..信息不能及时反馈
  • B..信息流速不能自我控制
  • C..对感官的刺激有限制
  • D..缺乏感情色彩
  • E..信息更容易失真
17.

按照传播学者的研究,公众对传播内容是有所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心理”主要表现在()。

  • A..选择性接受
  • B..选择性注意
  • C..选择性理解
  • D..选择性认知
  • E..选择性记忆
18.

性格的特征主要有()。

  • A..态度特征
  • B..能力特征
  • C..意志特征
  • D..情绪特征
  • E..认知特征
19.

新闻媒介公众的需要主要有()。

  • A..及时获得真实信息的需要
  • B..尊重职业道德的需要
  • C..希望较多的配合的需要
  • D..希望少付出的需要
  • E..追求新闻价值的需要
20.

枪弹论

21.

投射法

22.

公众逆反心理

23.

近因效应

24.

社会舆论

25.

气质

26.

如何培养公关人员良好的意志品质

27.

简述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8.

试述个体加入群体的主要原因

29.

结合实际分析晕轮效应在公关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30.

举例说明如何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