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3题,共0分)
1.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中,表现为下层决策者直接接受某一上层决策者的决策,上下界限分明,隶属关系严格的结构是()。

  • A.线性结构
  • B.横向结构
  • C.矩阵结构
  • D.线性—参谋结构
2.

外部评估可分为委托评估和非委托评估两种类型,属于委托评估的是()。

  • A.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评估
  • B.立法机关评估
  • C.司法机关评估
  • D.公民评估
3.

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属于政策执行偏差中的()。

  • A.象征性执行
  • B.附加性执行
  • C.替代性执行
  • D.残缺性执行
4.

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政策稳定
  • B.政策变动
  • C.政策终结
  • D.政策变革
5.

现代意义上的评估是从美国霍桑实验开始的,这一实验发生在()。

  • A.20 世纪末
  • B.20 世纪 30 年代
  • C.20 世纪 50 年代
  • D.20 世纪 60 年代
6.

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是()。

  • A.无结构访谈法
  • B.实地观察法
  • C.非参与观察法
  • D.参与观察法
7.

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政策内容划分为()。

  •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 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 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8.

使我们能够窥视在西方政治体制里如何在多元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予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政策分析模型是()。

  • A.政治系统模型
  • B.机构一制度模型
  • C.集团模型
  • D.精英模型
9.

下列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

  • A.政策制定系统
  • B.政策咨询系统
  • C.政策执行系统
  • D.政策监控系统
10.

当代中国实行的公共决策体制是()。

  • A.委员会制
  • B.半议会制
  • C.议会制
  •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1.

政策系统的核心是()。

  • A.公共舆论
  • B.政策评估
  • C.公共权力
  • D.政策环境
12.

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 A.代议机关
  • B.行政机关
  • C.跨国公司
  • D.司法机关
13.

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产生政策方案,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称作()。

  • A.政策设计
  • B.政策评估
  • C.政策修正
  • D.政策抉择
14.

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于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 A.边界分析
  • B.类别分析
  • C.层次分析
  • D.多角度分析
15.

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属于()。

  • A.动员模型
  • B.外在创始模型
  • C.内在创始模型
  • D.关门模式
16.

托马斯·戴伊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对美国的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这部著作所采取的分析视角是()。

  • A.集团模型
  • B.精英模型
  • C.理性主义模型
  • D.混合扫描模型
17.

能克服代议民主制的不足,实现各方利益主体、官员、专家与百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沟通的政府政策过程的重要制度形式称作()。

  • A.科层制
  • B.集中制
  • C.听证制
  • D.多党制
18.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 B.环境因素
  • C.工具因素
  • D.执行者因素
19.

“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

  • A.史密斯
  • B.雷恩
  • C.麦克拉夫林
  • D.巴达克
20.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又被称作()。

  • A.向前推进策略
  • B.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
  • C.整合路径
  • D.草根路径
21.

“三论”的产生为政策科学的形成创造了历史条件,“三论”主要是指()。

  • A..矛盾论
  • B..控制论
  • C..系统论
  • D..信息论
  • E..实践论
22.

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 A..立法决策
  • B..民主决策
  • C..司法决策
  • D..科学决策
  • E..国家元首决策
23.

有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议程提出者和民众参与度两个维度,把中国的公共政策议程模式划分为()。

  • A..关门模式
  • B..动员模式
  • C..借力模式
  • D..上书模式
  • E..外压模式
24.

政策方案的要素之间需要一定的机制互相联系,政策要素的联系机制主要有()。

  • A..规则
  • B..工具
  • C..假定
  • D..耳标人群
  • E..执行机构
25.

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A..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
  • B..交换资源的需要
  • C..结盟的需要
  • D..追逐权力的需要
  • E..协调的需要
26.

27.

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28.

简述治理理论对公共政策的意义。

29.

简述三源流模型的含义。

30.

试述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31.

试述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公共政策评估的程序。

32.

关于内地游客访港的一项政策建议 香港社会近年来出现一些对内地的负面情绪,涉及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首要的是内地游客量的控制 问题。对此,香港某大学丁教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过去十多年里,香港和内地的关系有了显著变化,其中如何看待和控制内地游客访港数量是一重要方面。 2003 年 SARS肆虐,使香港经济蒙受重大打击。中央政府为了帮助香港恢复经济景气,首开内地游客访港自由行。当时香港各界热烈欢迎、衷心感谢。这项政策效果立显。 2004 年有 1224 万内地人访港,比上年增长了 44.6%。此后每年都比前一年有很大增长。 2011 年内地 2810 万人次访港,是香港总人口的四倍多。 2012 年内地游客突破3000 万,是香港人口的近五倍。香港本来就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现在真是拥挤得受不了啦 !内地游客虽然人均消费不是很高,但总量大,对香港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问题在于这种不受控制的游客涌进,主要好处落在相关的商家,而对其他香港居民则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游客太多,导致跟香港大部分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多种商业服务目益供不应求,价格飙涨。超量的游客把香港一些街区的商铺租金推向世界最高,以前普通港人吃饭的中下档餐馆因商铺和金飙涨而纷纷倒闭。简言之, 每年数千万人次内地游客的收入, 被极少数的行业拿走, 造成的巨大社会成本却多由普通港人承受。这是不公平的。于是,港人转而向内地发泄负面情绪。 鉴于上述情况,政府应调整游客访港政策。 建议香港可以根据自己的容纳能力设立一个警戒线,只要内地游客多到接近这一警戒线,网上登记的内地游客进入香港就需要等待。并按照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对来访者采取分类优先的办法,如对第一次来访者优先。这是对香港和内地都负责的政策,可以大大降低港人对内地的负面情绪。 请回答 (1) 什么是公共政策调整 (2)结合本案例,谈谈丁教授是根据哪些政策调整原则建议调整内地游客访港政策的 过去十多年里,香港和内地的关系有了显著变化,其中如何看待和控制内地游客访港数量是一重要方面。 2003 年 SARS肆虐,使香港经济蒙受重大打击。中央政府为了帮助香港恢复经济景气,首开内地游客访港自由行。当时香港各界热烈欢迎、衷心感谢。这项政策效果立显。 2004 年有 1224 万内地人访港,比上年增长了 44.6%。此后每年都比前一年有很大增长。 2011 年内地 2810 万人次访港,是香港总人口的四倍多。 2012 年内地游客突破3000 万,是香港人口的近五倍。香港本来就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现在真是拥挤得受不了啦 !内地游客虽然人均消费不是很高,但总量大,对香港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问题在于这种不受控制的游客涌进,主要好处落在相关的商家,而对其他香港居民则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游客太多,导致跟香港大部分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多种商业服务目益供不应求,价格飙涨。超量的游客把香港一些街区的商铺租金推向世界最高,以前普通港人吃饭的中下档餐馆因商铺和金飙涨而纷纷倒闭。简言之, 每年数千万人次内地游客的收入, 被极少数的行业拿走, 造成的巨大社会成本却多由普通港人承受。这是不公平的。于是,港人转而向内地发泄负面情绪。 鉴于上述情况,政府应调整游客访港政策。 建议香港可以根据自己的容纳能力设立一个警戒线,只要内地游客多到接近这一警戒线,网上登记的内地游客进入香港就需要等待。并按照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对来访者采取分类优先的办法,如对第一次来访者优先。这是对香港和内地都负责的政策,可以大大降低港人对内地的负面情绪。 请回答 (1) 什么是公共政策调整 (2)结合本案例,谈谈丁教授是根据哪些政策调整原则建议调整内地游客访港政策的

33.

“前腐后继”皆因垄断价格审批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曾被坊间称为“天下第一司” ,但近来已成为最密集的贪官落马地。继原司长和副巡视员被查之后,时隔数月,又有继任的新司长及两位副习长被带走。这些落马的 5 名正副司长,大都分管过医药价格管理。尽管在任职期间,价格司曾对药品价格多次下达所谓的降价令,但药价依然高企,成为民众承受高昂医疗成本的关键因素。按照当时的规定,国内新药上市都要经过价格司审批。于是手握审批大权的价格司官员就成为药企行贿的对象,审批权演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价格司成为官员落马的“重灾区” ,让人唏嘘,却并非偶然。 请回答: (1) 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 (2) 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对立统一的理论,分析价格司里为什么会产生“前腐后继”现象。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