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公共政策学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0题,共0分)
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 B.伊斯顿
  • C.戴伊
  • D.安德森
2.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 B.理性主义模型
  • C.规范最佳模型
  • D.政治系统模型
3.

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功能取向
  • B.过程取向
  • C.结构取向
  • D.目标取向
4.

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 B.动员模型
  • C.内在创始模型
  • D.自发模型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合议制
  • B.合议、三权分立制
  • C.民主集中制
  • D.合议、民主集中制
6.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 B.评估政策方案
  • C.确定政策目标
  • D.择定政策方案
7.

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 A.自然灾害
  • B.经济灾难
  • C.生态变迁
  • D.经济对抗
8.

“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 A.伍德罗.威尔逊
  • B.哈罗德.拉斯维尔
  • C.戴维.伊斯顿
  • D.托马斯.戴伊
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 A.控制
  • B.命令
  • C.交易
  • D.博弈
10.

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 A.国务院文件
  • B.总理令
  • C.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 D.部长令
11.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立法决策
  • B.行政决策
  • C.司法决策
  • D.政党政策
12.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 A.政策执行
  • B.政策研究
  • C.政策制定
  • D.政策分析
13.

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 A.沟通功能
  • B.管制功能
  • C.监督功能
  • D.平衡功能
14.

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结对象的选项是()

  • A.政府
  • B.功能
  • C.组织
  • D.权力
15.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 A.正式评估
  • B.内部评估
  • C.政策监控
  • D.非正式评估
16.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政策均衡
  • B.政策终结
  • C.政策持续
  • D.政策
17.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18.

下面哪一种不是政策终结的方式()

  • A.废止
  • B.合并
  • C.替代
  • D.拆分
19.

由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的形成而具有的作用是以下哪种效应()

  • A.晕轮效应
  • B.首因效应
  • C.近因效应
  • D.新闻效应
20.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政策均衡
  • B.政策终结
  • C.政策持续
  • D.政策调整
21.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范围、强度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22.

科学预测是保证政策规划成功的必要前提。

23.

系统原则是政策规划最基本的要求。

24.

拉雷.N.格斯顿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类型: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

25.

政策终结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

26.

政策终结有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更替性和随意性。

27.

政策决定和制约环境,起主导作用;环境反过来改善和塑造政策,具有反作用。

28.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

29.

经验的联想适用于处理简单的工作。

30.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的过程。

31.

政策学家科林德里奇在1982年提出并解释了批判性理论的思维框架。

32.

影响政策执行协调性的因素很多,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制度性因素。

33.

政策监督主要指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和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34.

叶海卡.德罗尔认为,行政部门对政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要比在发展中国家大的多。

35.

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类型: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

36.

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37.

()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8.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39.

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40.

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41.

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42.

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43.

()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44.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45.

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46.

法律解释在()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47.

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48.

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49.

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50.

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