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2018年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4题,共0分)
1.

在我国对刑法做出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的主体是()。

  • A.司法部
  • B.公安部
  •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 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
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明知是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其无偿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的行为()。

  • A.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
  • B.应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定罪处罚
  • C.应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 D.不构成犯罪
3.

根据《刑法》第 93 条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是()。

  • A.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B.在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C.村民小组的工作人员
  • D.在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

  • A.司法工作人员
  • B.法官
  • C.执法人员
  • D.行政执法人员
5.

根据《刑法》第 267 条第 2 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

  • A.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 B.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
  • D.应以抢夺罪加重处罚
6.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

  • A.剥夺政治权利
  • B.驱逐出境
  • C.拘留
  • D.没收财产
7.

我国刑法中的赦免是指()。

  • A.特赦
  • B.大赦
  • C.特赦和大赦
  • D.大赦、特赦和免除
8.

下列不属于刑罚权的内容的是()。

  • A.制刑权
  • B.求刑权
  • C.量刑权
  • D.反驳权
9.

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

  • 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 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 C.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 D.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
10.

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犯罪构成说
  • B.犯罪目的说
  • C.犯罪结果说
  • D.犯罪行为说
11.

关于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 B.从新原则
  • C.从新兼从轻原则
  • D.从旧兼从轻原则
12.

下列属于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

  • 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情形
  • B.香港特别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情形
  • C.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情形
  • D.民族自治区人大依据
13.

下列情形中,属于从结果的发生与犯罪终了的关系对犯罪所作分类的是()。

  • A.行为犯
  • B.继续犯
  • C.结果犯
  • D.危险犯
14.

犯罪分子开枪杀人时,第一枪没打中,仍然可以继续射击而自动不再继续射击的,成立()。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犯罪既遂
15.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是()。

  • 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 B.依法被关押的人
  • 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
  • D.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16.

甲、乙合谋后,由与丙相识的甲将丙骗往外地游玩,乙给丙的家属打电话,声称已经“绑架”了丙。借此向丙的家属索要赎金。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 B.敲诈勒索罪
  • C.绑架罪
  • D.非法拘禁罪
17.

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

  • A.司法工作人员
  • B.国家工作人员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一般主体
18.

猥亵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是()。

  • A.不满不满 14 周岁的女童
  • B.不满 l4 周岁的男童
  • C.不满 14 周岁的儿童
  • D.14 周岁以下的儿童
1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 A.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 B.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从重处罚
  • C.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D.应当以盗窃罪定罪,从重处罚
20.

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危害公共安全的()。

  • A.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B.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 C.应当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 D.不构成犯罪
21.

刑法的解释技巧有()。

  • A..扩大解释
  • B..限制解释
  • C..平义解释
  • D..补正解释
  • E..反对解释
22.

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学说包括()。

  • A..必然因果关系理论
  • B..偶然因果关系理论
  • C..相当因果关系说
  • D..客观归责理论
  • E..条件说
23.

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

  • A..主观上为了犯罪
  • 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 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 D..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 E..存在于任何犯罪中
24.

下列属于赖以实现特殊预防的刑罚功能是()。

  • A..限制再犯条件的功能
  • B..消灭再犯条件的功能
  • C..个别威慑功能
  • D..教育感化功能
  • E..安抚功能
25.

伪证罪的犯罪主体是刑事诉讼中的()。

  • A..证人
  • B..鉴定人
  • C..记录入
  • D..翻译人
  • E..其他诉讼参与人
26.

行为人在着手实施犯罪后,听到警车声音,误以为是警察来抓捕自己而逃离现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27.

作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适用于所有犯罪的外国人,包括普通外国人与外国驻我国的外交官。

28.

对于依法被关押的人故意脱离监管的行为均应以脱逃罪定罪处罚。

29.

对于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而使用其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30.

伪造货币罪

31.

直接故意

32.

从轻处罚

33.

罪刑法定原则

34.

王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2007 年 3 月刑满释放。同年 lO 月,王某听说邻居张某买彩票中奖 l0 万元,遂起盗窃之意。 lO 月 21 日晚 l2 时许,王某用袜子蒙住脸部,潜入张家行窃。由于翻动抽屉发出的响动将张某惊醒,张某起身抓住王某并欲扯掉王某蒙脸的袜子。王莱恐被认出,急忙抄起桌上的一个铜制香 炉朝张某头部猛击数下,张某松手倒在地上,王某乘机逃离现场。张某因颅脑损伤死亡。 问: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