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章节试题练习1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9题,共0分)
1.

散文《髻》中“髻”象征着女子的青春美丽,寄寓着母亲帮姨娘的喜怒哀愁,文中 “我”更喜欢的是()

  • A.母亲的“鲍鱼头”
  • B.姨娘的“横爱司髻”
  • C.母亲的“风凰髻”
  • D.姨娘的“螺丝髯”
2.

悼亡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乔大壮去世的原因是()

  • A.被杀
  • B.重病
  • C.自杀
  • D.醉酒
3.

散文《致西绪福斯》中,作者重新解读的西绪福斯神话来自予()

  • A.古希腊神话
  • B.吉罗马神话
  • C.吉印度神话
  • D.吉埃及神话
4.

诗歌《望星空》中所抒发的情感变化轨迹是()

  • A.由惆帐到自豪
  • B.由豪迈到惆帐
  • C.由惆怅到苦闷
  • D.由痛苦到绝望
5.

诗歌《麦坚利堡》的语言特点是()

  • A.简洁明快
  • B.含蓄隽永
  • C.风趣幽默
  • D.凝练沉重
6.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这些诗句表达的意蕴是()

  • A.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
  • B.迫切需要人们的赞美
  • C.希望获得美好的爱情
  • D.希望社会快速地发展
7.

诗歌《乡愁》的形式特点是()

  • A.诗节匀称,句式整齐
  • B.诗节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变化
  • C.句式整饬,节奏铿锵
  • D.诗行整齐,节与节之间转韵
8.

诗歌《双桅船》中诗人展开抒情的视角是()

  • A.双桅船
  • B.
  • C.
  • D.风暴
9.

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意象运用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

  • A.简练
  • B.繁多
  • C.深邃
  • D.直白
10.

诗歌《智慧之歌》中,诗句“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形容的是()

  • A.青春的爱情
  • B.喧腾的友谊
  • C.迷人的理想
  • D.宏伟的事业
11.

诗歌《红玉米》的开头和结尾以“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和“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寄寓的是()

  • A.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
  • B.童年记忆与现实体验
  • C.童年记忆与未来憧憬
  • D.未来愿景与当下现实
12.

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将《圣经》故事当成背景和比照的对象,由此凸显的是()

  • A.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
  • B.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
  • C.“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
  • D.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
13.

“一株镜子里的蔷薇”、“华清池中/等待双手捧起的脆沫”、“一朵菊花在她嘴边/一口黑井在她眼中”,这些诗句描绘的入物形象是()

  • A.蓝田玉
  • B.马丽娅
  • C.杨贵妃
  • D.花木兰
14.

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 A.象征
  • B.隐喻
  • C.对比
  • D.夸张
15.

话剧《关汉卿》剧情展开的中心线索是()

  • A.关汉卿一生的经历
  • B.关汉卿和朱帘秀的爱情纠葛
  • C.关汉卿的抗元活动
  • 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
16.

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

  • A.“喜宴”和“卖油绳”
  • B.“喜宴”和“上门喝茶”
  • C.“假结婚”和“卖油绳”
  • 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
17.

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

  • A.觉得有点挤脚
  • B.觉得有点大
  • C.觉得正合脚
  • D.没有试鞋
18.

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

  • 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
  • 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
  • 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
  • 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
19.

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涵义是()

  • 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 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
  • 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
  • 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
20.

  • A.第三人称叙述
  • B.第二人称叙述
  • 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
  • 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
21.

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 B.兄弟关系
  • C.父子关系
  • D.朋友关系
22.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汪曾祺
  • B.孙犁
  • C.丰子恺
  • D.阿城
23.

“文革”后,表达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的代表作是()

  • A.《随想录》
  • B.《回看血泪相和流》
  • C.《哭小弟》
  • D.《干校六记》
24.

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

  • 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
  •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
  • 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
  • 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
25.

下列选顼中,属于张洁的一组作品楚()

  • A.《方舟》《拣麦穗》
  • B.《自雪乌鸦》《亲亲±豆》
  • C.《与往事干杯》 《私人生活》
  • D.《小姨多鹤》《少女小渔》
26.

散文《学圃记闲》记叙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故事,其时代背景是()

  • A.抗日战争时期
  • B.“文革”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27.

  • A.北岛
  • B.曾卓
  • C.西川
  • D.王家新
28.

散文《秦腔》中呈现出的秦腔艺术特点是()

  • A.秀而无骨
  • B.细腻婉转
  • C.大喊大叫
  • D.清脆流丽
29.

散文《巩乃斯的马》用来与巩乃斯的马进行对比,借此表现其特性的动物是()

  • A.牛、羊和骆驼
  • B.牛、骆驼和驴子
  • C.狗、骆驼和驴子
  • D.羊、狗和牛
30.

散文《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

  • A.郭路生
  • B.张承志
  • C.高晓声
  • D.史铁生
31.

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形象有()

  • A..林震
  • B..刘世吾
  • C..韩常新
  • D..王清泉
  • E..赵慧文
32.

下列作品中,张炜创作的长篇小说有()

  • A..《古船》
  • B..《九月寓言》
  • C..《心灵史》
  • D..《额尔古纳河右岸》
  • E..《你在高原》
33.

诗歌《麦地》中诗人歌颂的对象有()

  • A..月亮
  • B..太阳
  • C..麦地
  • D..麦子
  • E..父亲
34.

杂文《 ( 圣经 ) 拟作》是对《圣经》隐喻式的改写,其中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的情形有()

  • A..以“阶级血统”论罪
  • 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C..重复谎言可以成为真理
  • D..以立场态度定刑
  • E..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35.

话剧《陈毅市长》使用的艺术手法有()

  • A..喜剧手法
  • B..铺垫和伏笔
  • C..以诗入剧
  • D..“冰糖葫芦”式结构
  • E..“一人多事”式结构
36.

简析诗歌《有的人》的艺术特点。

37.

简析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38.

简析《茶馆》的思想主题。

39.

论述王一生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