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一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0题,共0分)
1.

银行存款所产生的利息()

  • A.18 世纪中国国家主席.
  • B.圆的方
  • C.永动机
  • D.当今法国总统
2.

断言“小夏是一位画家”和“小夏不是一位画家”同时都真,违反了()

  • A.同一律
  • B.矛盾律
  • C.排中律
  • D.充足理由律
3.

“参加会议的不都是干部”与“参加会议的没有一个是干部”这两个判断()

  • A.可同真可同假
  • B.可同真不可同假
  • C.不可同真可同假
  •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

“一个推理只有形式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个推理结论不可靠,所以这个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假言推理使用了()

  • A.正确的否定后件式
  • B.错误的否定后件式
  • C.正确的否定前件式
  • D.错误的否定前件式
5.

“吸毒”和“感染艾滋病”之间是什么关系()

  •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 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
  • 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
6.

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断定范围和前提的断定范围关系为()

  • A.前者少于后者
  • B.前者等于后者
  • C.前者超出后者
  • D.前者有时等于后者,前者有时超出后者
7.

作为万物之灵,人同样是有性别的动物,分为男人和女人。这句话对于概念“人”来说()

  • A.明确了内涵,但没有明确外延
  • B.没有明确内涵,但明确了外延
  • C.明确了内涵,并且明确了外延
  • D.没有明确内涵,并且没有明确外延
8.

“某体操队有些队员来自广西”,这个判断的对象是()

  • A.某体操队
  • B.某体操队有些队员
  • C.体操队
  • D.某体操队的队员
9.

“所有与非典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小李接触过”,如果这个命题是真的,那么以下也为真的命题是()

  • A.小李是非典患者。
  • B.有些人先接触非典患者,然后接触小李,最后被隔离。
  • C.有人既接触过非典患者,也接触过小李。
  • D.所有非典患者都与小李接触过。
10.

据真值表,以下命题形式中与p→q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 A.p∧┓q
  • B.┓p∧q
  • C.p∨┓q
  • D.┓p∨q
11.

“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命题是()

  • A.如果二角不对顶,那么二角不相等
  • 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
  • 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
  • D.只有二角对顶,二角才相等
12.

去年某月,股市出现了强劲反弹,某证券部通过对该部股民持仓品种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股民都买了小盘绩优股,而所有年轻的股民都选择了大盘蓝筹股,而所有买了小盘绩优股的股民都没买大盘蓝筹股。如果上述情况为真,则以下关于该证券部股民的调查结果也必定为真的 I.有些年轻的股民是经验丰富的股民。 Ⅱ.有些经验丰富的股民没买大盘蓝筹股。 Ⅲ.年轻的股民都没买小盘绩优股。

  • A.只有Ⅱ
  • B.只有 I 和Ⅱ
  • C.只有Ⅱ和Ⅲ
  • D.只有工和Ⅲ
13.

“有些大学生是党员”,通过换质位推理,可以得到()

  • A.有些党员不是非大学生
  • B.所有党员都是非大学生
  • C.所有党员都是大学生
  • D.有些党员不是大学生
14.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

  • A.求同法
  • B.求异法
  • C.共变法
  • D.剩余法
15.

“必然p”与“不可能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等值关系
  • B.矛盾关系
  • C.差等关系
  • D.反对关系
16.

  • A.桌子
  • B.海南岛
  • C.城市
  • D.学生
17.

同素材的SAP与SOP具有()

  • A.差等关系
  • B.反对关系
  • C.矛盾关系
  • D.下反对关系
18.

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两个概念具有()

  • A.交叉关系
  • B.全异关系
  • C.同一关系
  • D.下反对关系
19.

  • A.全称肯定判断
  • B.全称否定判断
  • C.特称肯定判断
  • D.特称否定判断
20.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是发展中国家” ,由此可以得到()

  • A.并非如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 B.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
  • C..中国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 D.如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21.

两个概念之间的真包含关系是()

  •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 B.禁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 C.禁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
  • 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
22.

从“并非所有新闻工作者都是有良知的” ,可以必然地推出()

  • A.有的新闻工作是有良知的
  • B.没有新闻工作者是有良知的
  • C.没有良知的不是新闻工作者
  • D.有的新闻工作者是没有良知的
23.

记者:“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才能是什么?”首相:“政治家必须有准确预测的才能,如果预测之事没有发生,也必须有巧妙说明的本领。”如果首相的断定是真的,则为假的是()

  • A.政治家可能做出错误的预测
  • B.政治家可能没有巧妙说明的本领
  • C.允许政治家既没有准确预测的才能,又没有巧妙说明的本领
  • D.政治家如果没有巧妙说明的本领,就必须有准确预测的才能
24.

“(p→q)∧(r→s)∧(p∨r)├q∨s”这一推理式是()

  •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25.

“要么p,要么q”的逻辑含义是()

  • A.p和q必有一真,并可同真
  • B.p和q至多一真,也可能同假
  • C.p真或q真,但不可能同时为真
  • D.p和q可能都真
26.

如果同时肯定p→q和q∨s,那么()

  • A.违反同一律
  • B.不违反逻辑规律
  • C.违反排中律
  • D.违反矛盾律
27.

桌子上有4只杯子。每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如果其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为真的是()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 C.第二只杯子中有苹果
  • D.第三只杯子中有巧克力
28.

对当代学生来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学校的课程设计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那么,即使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也不能使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21世纪脱颖而出。关于当代学生的断定不符合...上述断定原意的是()

  • A.如果当代学生在 21 世纪脱颖而出,那一定是对他们注重了完美的人格的教育
  • B.不能设想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 21 世纪脱颖而出,而他的人格却不完善
  • C.除非注重完美的人格培养,否则 21 世纪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 D.即使不能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学校的课程设计只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当代的学生就能 在 21 世纪脱颖而出
29.

所有的安西人都是素食主义者,而所有的镇远人都是禁欲主义者,禁欲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形同水火、势不两立。郭竖是禁欲主义者,由此可见()

  • A.郭竖是镇远人
  • B.郭竖不是镇远人
  • C.郭竖是安西人
  • D.郭竖不是安西人
30.

如果p→q,p←q都真,则必定有()

  • A.p真且q真,或p假且q假
  • B.p真且q假
  • C.p假且q真
  • D.p真或q真
31.

由直言推理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可以推出()

  • A..只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才在结论中不周延
  • B..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
  • C..有效直言推理中一个词项,或者在前提中周延,或者在结论中不周延
  • D...有效直言推理中一个词项,或者在前提中不周延,或者在结论中周延
  • E..在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要周延
32.

有人提出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因果联系。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更可靠的实验方法有()

  • A..对同一批蛋鸡逐步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
  • 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与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
  • 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
  • D..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
  • E..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喂食同样的植物性饲料
33.

有效的三段论推理形式有()

  • A..第一格 AEA 式
  • B..第二格 EAE 式
  • C..第三格 EAO 式
  • D..第四格 EAE 式
  • E..第二格 EOI 式
34.

从PAM和SEM可以推出()

  • A..SIP
  • B..SEP
  • C..SOP
  • D..PAS
  • E..PIS
35.

天然孳息是指按照物质的自然生长规律而产生的果实与动物的出产物,与原物分离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根据上述定义,属于天然孳息的有()

  • A..送给他人的小狗
  • B..从羊身上剪下来的毛
  • C..果园里的果树结的果子
  • D..捡到的钱包
  • E..银行存款所产生的利息
36.

“台湾同胞热爱祖国”,其中的“台湾同胞”是()

  • A..集合概念
  • B..非集合概念
  • C..关系概念
  • D..正概念
  • E..负概念
37.

下列各题中属于划分的是()

  • A..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 B..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 C..树可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 D..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上的
  • E..定义可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38.

就演绎推理而言,正确的说法是()

  • A..如果前提假且形式无效,则结论一定假。
  • B..如果有前提假而形式有效,结论一定假。
  • C..如果前提都真而形式有效,结论一定真。
  • D..如果结论真且形式有效,则前提一定真。
  • E..如果结论假且前提都真,则形式一定无效。
39.

如果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则说明()

  • A..对方的论题虚假
  • B..对方的论据虚假
  • C..对方论题的真实性还没有被论据证明
  • D..对方论据的真实性还有待证明
  • E..对方论证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40.

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这个‘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也是假的。”亚里士多德的反驳用的是()

  • A..直接反驳
  • B..间接反驳
  • C..归谬法
  • D..类比反驳
  • E..归纳反驳
41.

下列三段论的各个式中,属于第三格的有效式是()

  • A..AAO
  • B..EAO
  • C..AII
  • D..AEE
  • E..EAA
42.

“凡是好干部都是务实的;老王是务实的;所以,老王是好干部。”这一推理是()

  • A..正确的三段论推理
  • B..错误的三段论推理
  • C..违反了“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的规则
  • D..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 E..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43.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包括()

  • 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 B..命题间的等值关系
  • C..概念间的矛盾关系
  • D..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 E..命题间的蕴涵关系
44.

由“s必然是p为真”,可推出()

  • A..s可能是p为真
  • B..s可能不是p为真
  • C..s必然不是p为假
  • D..s必然不是p为真
  • E..s可能是p为假
45.

从“可能明天有雾霾”为假可必然推出()

  • A..明天不可能没有雾霾
  • B..并非明天可能有雾霾
  • C..明天可能有雾霾
  • D..并非明天必然没有雾霾
  • E..明天必然没有雾霾
46.

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包含关系包括()

  • A..同一关系
  • B..反对关系
  • C..交叉关系
  • D..真包含关系
  • E..差等关系
47.

对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正确的有()

  • A..“战争”限制为“革命战争”
  • B..“单独概念”概括为“概念”
  • C..“大熊猫”限制为“可爱的大熊猫”
  • D..“汽车”限制为“汽车轮子”
  • E..“出租汽车公司”限制为“出租汽车司机”
48.

具有等价关系的论断有()

  • A..“并非这件物品既价廉又物美”与“这件物品既不价廉也不物美”
  • B..“所有乌鸦都是黑的”与“并非有乌鸦不是黑的”
  • C..“如果真能发明出永动机,那么能量守恒定律就不起作用了”与“或者能量守恒定律起作用,或者能发 明出永动机”
  • D..“并非如果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就害怕战争”与“我们不害怕战争,但是我们热爱和平”
  •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入虎穴未必能得虎子”
49.

推理形式正确的有()

  • A..SIP ├SOP
  • B..SEP├SAP
  • C..SAP├SIP
  • D..SOP├ SEP
  • E..SOP├SIP
50.

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质的有()

  • A..同一关系
  • B..真包含关系
  • C..真包含于关系
  • D..交叉关系
  • E..全异关系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