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67题,共0分)
1.

德国学者()1903 年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 A.杜威
  • B.梅伊曼
  • C.拉伊
  • D.普莱尔
2.

一般把性别、学校规模、家庭教养方式等变量划归为()

  • A.连续变量
  • B.自变量
  • C.间断变量
  • D.定量变量
3.

某研究者计划从 1000 人中抽取 200 人作为样本,他按抽样比率为 k=1000/200=5 ,随机选出一个少于 5 的数,每隔 5人选一个,直到选够 200 人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类型取样
  • B.分层随机取样
  • C.简单随机取样
  • D.系统随机取样
4.

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 A.论文
  • B.档案材料
  • C.书目
  • D.动态综述
5.

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方法是()

  • A.中图法
  • B.科图法
  • C.人大法
  • D.国会法
6.

下列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中,正确的是:()

  • A.丁钧、张旭 , 张通和 , 易钟珍 . 幼儿教育 管理 [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B.黄蕴智,延迟满足—一个值得在我国开 展的研究计划 [M].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6 (1) .
  • C.张志祥 .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 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 [D]. 北京:北京大学数 学学院, 1998.
  • D.季卫宇 . 提高区角活动交流有效性的策 略 研 究 [EB/OL].
7.

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的记录法是()

  • A.轶事记录法
  • B.日记描述法
  • C.连续记录法
  • D.间接记录法
8.

某研究者欲研究有“口吃”现象的幼儿的个性特征,他应该选择的抽样方法是:()

  • A.分层随机抽样
  • B.定额抽样
  • C.简单随机抽样
  • D.多级抽样
9.

了解不同性别 4 岁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抽 样方法是()

  • A.随机抽样
  • B.多级抽样
  • C.分层抽样
  • D.整体抽样
10.

由右图测量的结果, 可知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

  • A.信度高,但效度不高
  • B.信度高,效度也高
  • C.信度不高,效度高
  • D.信度、效度都不高
11.

一项研究能够稳定反映实际水平的程度称为()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12.

下面为一份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你认为最能影响课堂秩序的是哪一个?(1)学生做小动作、说话等(2)学生在课堂上睡觉(3)老师备课不充分(4)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不得当(5)教室外的突发事件(5)教室外嘈杂的声音”,请问,该问题属于哪一类?()

  • A.多选式
  • B.多项式
  • C.顺序式
  • D.等级式
13.

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幼儿情绪状态与课堂秩序的实验研究属于()

  • A.S-R 法则实验
  • B.多因子实验
  • C.验证性实验
  • D.P-R 法则实验系统随机取样
14.

控制无关变量最彻底的方式是()

  • A.消除
  • B.恒定
  • C.均衡
  • D.抵消
15.

符号 G1 X 1 O1 X2 O2;G2 X 2 O3 X1 O4表示的实验设计模式是()

  • A.等组前后测设计
  • B.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 C.等组后测设计
  • D.轮组实验设计
16.

根据研究持续的时间和研究对象所处状态, “不同教龄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研究”属于()

  • A.个案研究
  • B.横向研究
  • C.运用研究
  • D.追踪研究
17.

一般把身高、年龄等变量划归为()

  • A.连续变量
  • B.自变量
  • C.间断变量
  • D.定量变量
18.

题录、书目、索引、题要等属于()

  • A.零次文献
  • B.一次文献
  • C.二次文献
  • D.三次文献
19.

某观察记录不对观察到的具体事实进行描述或记录,而是在观察后,对观察对象较为稳定的行为特性进行评价,该记录方法最有可能是()

  • A.事件取样法
  • B.等级评定法
  • C.频率计数法
  • D.符号记录法
20.

从调查的性质看,开展关于幼儿营养状况的调查,属于()

  • A.发展调查
  • B.追踪调查
  • C.现状调查
  • D.相关调查
21.

从 1000 名幼儿中,抽取不同性别的 5 岁独生与非独生幼儿 200 人为研究对象,最理想的抽样方式是()

  • A.分层随机取样
  • B.等距取样
  • C.简单随机取样
  • D.多级抽样
22.

测量的最高层次是()

  • A.比率测量
  • B.定名测量
  • C.定序测量
  • D.定距测量
23.

“写出班级里你最喜欢 (或最讨厌 )的三位同学的名字,并按顺序排列”这种测量方法是:()

  • A.提名法
  • B.猜人法
  • C.社会距离测量法
  • D.统计法
24.

问卷回收率达到()以上时, 才可以作为研究结果的依据。

  • A.30%
  • B.50%
  • C.70%
  • D.90%
25.

按照对问题的已知程度, “绘画教学中教师示范画不同呈现方式效果的实验研究” ,属于()

  • A.试探性实验
  • B.鉴别性实验
  • C.验证性实验
  • D.前实验
26.

符号 R O1 X O 3 ;R O2 C O4 表示的实验设计模式是()

  • A.等组后测设计
  • B.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 C.单组前后测设计
  • D.等组前后测设计
27.

根据自变量的性质,探讨空间密度与幼儿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称为:()

  • A.验证性实验
  • B.多因子实验
  • C.S-R 法 则实验
  • D.P-R 法则实验
28.

教育研究选题的创新性就是要提出前所未有的问题。

29.

教育研究假设具有推测性,因此,我们可以随意提出研究假设。

30.

无关变量是指与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没有关系的因素,因而实验过程中无须考虑对它加以控制。

31.

非结构性观察是一种无计划的观察。

32.

作为有效研究结论的依据,发送问卷的回收率不低于 50%。

33.

事件取样法可以得到关于事件、行为的背景材料,而时间取样则不能。

34.

我国目前通用类分图书的方法是中图法。

35.

一个测量如果信度高,则效度也一定高。

36.

抽样时,必须注意同时满足总体界限内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样本容量等条件。

37.

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观察的证实和发展。

38.

选择科研课题的一般程序是:初步选出研究课题——对初选的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将课题具体化。 

39.

逆查法有助于节省检索时间,获取最新、有价值的文献,但查全率较低,适用于检索最新课题。

40.

假设被证伪、被否定,意味着研究本身的失败。

41.

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现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地按比例取样。

42.

多因素实验是指自变量只能有一个,但可有多个因变量。

43.

“中图法” 二级以下类目,采用拉丁字母和数字混合制。

44.

“and” 、 “or” 、 “not”是布尔逻辑运算常用的连接词。

45.

访谈中开放型问题越多,封闭型问题越少,访谈效果越好。

46.

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记录别人观察后的描述来获得资料的方法。

47.

在比较严格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48.

名词解释:定量观察

49.

名词解释:扎根理论

50.

名词解释: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

51.

名词解释:无关变量

52.

名词解释:常模参照测量

53.

名词解释:文献综述

54.

名词解释:假设

55.

名词解释:事件取样观察法

56.

好的操作性定义的特征是什么?

57.

简述文献综述及其构成。

58.

何谓取样?不同研究类型取样的基本要求各是什么?

59.

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观察?

60.

文献检索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1.

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62.

为什么观察法最适合幼儿,是幼教科研的最基本方法?

63.

在运用谈话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4.

运用观察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65.

科学研究选题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66.

简述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67.

行动研究法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