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五)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2题,共0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

  • A.实践性
  • B.音乐性
  • C.游戏性
  • D.娱乐性
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

  • A.层层深入的程序
  • B.层层累加的程序
  • C.一一匹配的程序
  • D.一一对应的程序
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

  • A.概念性语言
  • B.比喻性语言
  • C.抽象性语言
  • D.逻辑性语言
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 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 A.实践原则
  • B.可持续发展原则
  • C.和谐原则
  • D.低耗高效原则
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 “研究型 ”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 A.“一杆子 ”式
  • B.三段式
  • C.常规式
  • D.系列化式
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

  • A.活动目的
  • B.音乐实践类型
  • C.活动内容
  • D.音乐表现方式
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

  • A.刘诗昆
  • B.圣桑
  • C.聂耳
  • D.刘铁山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

  • A.音乐感的发展
  • B.学习能力的发展
  • C.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 D.全面和谐的发展
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

  • A.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 B.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 C.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 D.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是()

  • A.弹”出去的
  • B.“推”出去的
  • C.“打”出去的
  • D.“爆发 ”出去的
11.

下列关于 “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为同一种动作选用不同的音乐
  • B.不可以为不同的动作选用同样的音乐
  • C.应十分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
  • D.应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的音乐
12.

如果一首歌曲中只含有 do re mi三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

  • A.C 大调
  • B.D 大调
  • C.E大调
  • D.F大调
13.

在正常情况下, 儿童基本上能做到在音量、 音色、 音高和速度上与集体保持一致的年龄是在()

  • A.2 岁末期
  • B.3 岁末期
  • C.4 岁末期
  • D.5 岁末期
14.

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每一个儿童,无论其先天情况如何,只要他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可以成为有才能的人”这样一个推论的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
  • B.柯达依
  • C.铃木
  • D.奥尔夫
15.

对于具有较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打击乐作品来说,较适合的导入方法是()

  • A.总谱创编导入法
  • B.音乐欣赏导入法
  • C.故事导入法
  • D.韵律活动导入法
16.

用形状和色彩表示配器方案的总谱是()

  • A.标准总谱
  • B.通用总谱
  • C.图形总谱
  • D.动作总谱
17.

在打击乐器的演奏过程中,运用节奏、 音色、速度、 力度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进行表现的活动能发展幼儿的()

  • A.乐器操作能力
  • B.随乐能力
  • C.合作协调能力
  • D.创造性表现能力
18.

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秩序良好的活动环境、 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方法和活动内容可以满足幼儿()

  • A.探究的需要
  • B.对秩序的需要
  • C.参与的需要
  • D.被接纳的需要
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空间因素调节的做法是()

  • A.合理选择队形
  • B.轮流进行活动
  • C.行进动作变成原地动作
  • D.动作的动静交替
20.

大脑处于不适宜唤醒状态的条件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

  • A.兴奋集中
  • B.相对抑制
  • C.兴奋与抑制趋向于扩散
  • D.兴奋与抑制趋向于集中
21.

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1)促进幼儿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2)促进幼儿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2.

幼儿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包括 ________________ 的选择和辅助材料的选择。

2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1)形式上的综合;(2)过程上的综合;(3)________________上的综合。

24.

教师在提供示范时,应该尽量做到:适时、 ________________ 、谨慎、灵活。

25.

教师在提出和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遵循:(1)系统化原则;(2)系列化原则;(3)________________原则。

26.

歌唱表情不仅仅是指歌唱时的脸部表情和体态表情,更是特指歌声所传达出的感情,即________________表情。

27.

为提高幼儿韵律动作的随乐性,动作组合总体上应该是简单和 ________________ 的。

28.

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主要有三条规律:(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2)_______________;(3)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29.

体态律动学的核心是: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儿童,让儿童从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只是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还学习用整个_________和心灵去感受音乐。

30.

对人的精神世界直接产生影响的是音乐的 ________________ 功能。

31.

影响“心理唤醒”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幼儿因素、教师因素、________________因素、程序和方法因素、时间与空间因素。

32.

在演奏打击乐曲的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同伴和集体的演奏,并努力使每一个人、每一声部的演奏都能服从于整体形象的塑造要求,指的是乐器演奏活动的_____________.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