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自考历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及答案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49题,共0分)
1.

选项中不属于对材料因素调节的是()。

  • A.乐器
  • B.教具与学具
  • C.难度
  • D.动作的动静交替
2.

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现象的模仿之学说是()。

  • A.巫术起源说
  • B.游戏起源说
  • C.模仿起源说
  • D.情感表达说
3.

认为才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为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才能发展的第一个必要条件的音乐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
  • B.柯达依
  • C.铃木
  • D.奥尔夫
4.

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我国近代美育体系创始人之一的教育家是()。

  • A.康有为
  • B.蔡元培
  • C.张雪门
  • D.陈鹤琴
5.

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帮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天地的一个重要条件。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玩耍的综合一体是()。

  • A.形式上的综合
  • B.目的上的综合
  • C.过程上的综合
  • D.内容上的综合
6.

教师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性质及其审美价值的能力属于教师基本音乐素养中的()。

  • A.音乐欣赏能力
  • B.音乐表现能力
  • C.音乐文化涵养
  • D.音乐创造能力
7.

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是()。

  • A.能力目标的系列化
  • B.材料目标的系列化
  • C.内容目标的系列化
  • D.过程目标的系列化
8.

一般来讲,适合4~5岁幼儿演唱的歌曲的音域为()。

  • A.e1-g1
  • B.d1-b1
  • C.d1-a1
  • D.d1-c1
9.

对于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而特点鲜明的词曲动机的歌曲,适宜采用的歌唱活动导入方法是 ()。

  • A.情境表演导入
  • B.故事讲述导入
  • C.歌词朗诵导入
  • D.填充参与导入
10.

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总体结构作出反应的幼儿,其年龄段是()。

  • A.2~ 3 岁
  • B.3~ 4 岁
  • C.4~ 5 岁
  • D.5~ 6 岁
11.

在韵律教学活动中,从复习某个熟悉的动作开始联系新动作学习的活动,或直接从观察新动作作示范开始的新动作学习活动的方法是()。

  • A.观察导入
  • B.回忆导入
  • C.基本动作复习或练习导入
  • D.队形复习或学习导入
12.

先省略细节,从感知舞蹈的大体轮廓入手,再逐步细致化的“完整累进”的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于()。

  • A.比较单纯的律动摹仿动作
  • B.比较简单的集体舞蹈
  • C.动作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动作
  • D.音乐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组合动作
13.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适用于主要声部创编导入的作品特点是()。

  • A.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
  • B.原设计比较单纯,可以让儿童有更多创造表达机会
  • C.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
  • D.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
14.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演奏的空间安排一般采用()。

  • A.单马蹄形
  • B.双马蹄形
  • C.品字形
  • D.半圆形
15.

“揣摩和分析”(揣摩音乐的情绪、风格、趣味,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和结构特点)是打击乐曲编配的()。

  • A.第一个步骤
  • B.第二个步骤
  • C.第三个步骤
  • D.第四个步骤
16.

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发展幼儿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进行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可以具体包括()。

  • A.了解自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态度行为的能力
  • B.体验、表达音乐作品本身所引发的情感的能力
  • C.感知、记忆、理解优秀音乐作品的形式及内容的能力
  • D.感受和追求集体音乐活动秩序的能力
17.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含有独立而鲜明的主题形象的作品可能采用()。

  • A.从整体入手层层深入的设计思路
  • B.从局部入手层层累加的设计思路
  • C.“一一匹配”的设计思路
  • D.“整、分、整”的设计思路
18.

在“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表演,请幼儿观看,并要求幼儿指出哪些人的动作被采用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

  • A.提示
  • B.演示
  • C.退出
  • D.反馈
19.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眼神来传达自己的情绪”是影响“心理唤醒因素”中的()。

  • A.幼儿因素
  • B.教师因素
  • C.材料因素
  • D.程序因素
20.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叫做()。

  • A.角色的进入
  • B.角色的退出
  • C.角色的扮演
  • D.角色的变换
21.

认为音乐是人们有情感抒发的需要而产生的观点是()。

  • A.模仿起源说
  • B.巫术起源说
  • C.游戏起源说
  • D.情感起源说
22.

教师在讲述作家冰波写的童话《梨子小提琴》时,背景音乐可以选用()。

  • A.刘铁山的《瑶族舞曲》
  • B.舒曼的《梦幻曲》
  • C.贝多芬的《欢乐颂》
  • D.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23.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语言辅助材料的首要条件是()。

  • A.应多选用比喻性的语言
  • B.所选语言应优美、动人,文学性强
  • C.所选语言应从音乐出发,与音乐欣赏的要求相一致
  • D.所选语言能为学前儿童理解和喜爱
24.

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过程和谐
  • B.目标和谐
  • C.评价和谐
  • D.内容和谐
25.

学习尚未接触过的新作品或新技能的活动内容通常放在“三段式”音乐教学活动的()。

  • A.开始部分
  • B.中间部分
  • C.结束部分
  • D.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
26.

考察幼儿的情绪、注意力等行为表现,评价的是()。

  • A.活动的目标
  • B.活动的准备
  • C.活动的过程
  • D.活动的效果
27.

《狮王》的曲作者是()。

  • A.奥尔特
  • B.圣桑
  • C.普来亚
  • D.耶塞尔
28.

我国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能较早表现出较强的音乐记忆能力的幼儿是()。

  • A.托班幼儿
  • B.小班幼儿
  • C.中班幼儿
  • D.大班幼儿
2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和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

  • A.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 B.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 C.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 D.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30.

在唱活泼、欢快、轻松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就是()。

  • A.“弹”出去的
  • B.“推”出去的
  • C.“打”出去的
  • D.“爆发”出去的
31.

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道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选道具不宜过大、过重,使用技巧也不宜过于简单
  • B.所选道具不宜粗制滥造,要讲究形象逼真
  • C.应多使用儿童身边的普通甚至废旧物品,让儿童自己决定怎样利用它们来进行表演
  • D.教师可以向儿童提供某种线索,由教师选择道具
32.

如果一首歌曲中只含有doremifaso五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

  • A.C 大调
  • B.D大调
  • C.E大调
  • D.F 大调
33.

就词曲关系而言,4岁以前的儿童所唱的歌曲大多数应该是()。

  • A.一个字对两个音
  • B.一个字对多个音
  • C.多个字对一个音
  • D.一个字对一个音
34.

借鉴了前人的创造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如“首调视唱法体系”等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的音乐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
  • B.柯达依
  • C.铃木
  • D.奥尔夫
35.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导入的方法主要适应于()。

  • A.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
  • B.原创意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更值得让儿童欣赏或更值得来教儿童学习怎样欣 赏的音乐作品
  • C.原设计比较单纯,可以让儿童有更多创造性表达机会的打击乐作品
  • D.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
36.

用形状和色彩表现配器方案的总谱是()。

  • A.标准总谱
  • B.通用总谱
  • C.图形总谱
  • D.动作总谱
37.

运用乐器奏出想要奏出的特定音响的能力属于()。

  • A.乐器操作能力
  • B.随乐能力
  • C.合作协调能力
  • D.创造性表现能力
38.

教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发展幼儿有目的的行为的重要教育技术是()。

  • A.观察
  • B.反馈
  • C.鼓励
  • D.督导
39.

“通过复习《在农场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休止在音乐中的含义”的目标体现了()。

  • A.音乐感发展目标
  • B.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 C.个性发展目标
  • D.社会性发展目标
40.

音乐的 _______是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发展最早的功能之一。

41.

音乐活动主要是借助于听觉器官来进行的,音乐认知活动首先要建立在 _______的基础上。

42.

奥尔夫体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  _______三个方面。

43.

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体系的创始人是 ________。

44.

陶行知为晓庄学校谱写的校歌是_____。

45.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的_审美_感染过程来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

46.

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 _______。

47.

幼儿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运动能力、 _______能力、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五个方面。

48.

目前,在幼儿园已经使用的“变通总谱”主要有 _______、图形总谱和语音总谱等三类。

49.

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倾听、理解、 _______表达和个人音乐趣味倾向等四个方面。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