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综合课真题答案及解析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53题,共0分)
1.

马克思认为 , 法律是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共同和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 的肆意橫行,对于这一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法律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 B.法律调整社会中的一切利益关系。
  • 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法律的内容。
  • D.法律体现每个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
2.

法律部门的划分需要在遵循客观标准的同时坚持正确的原则,下列对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客观性原则要求划分法律部门应以法律规范的内在结构和效力位阶为基础。
  • B.适当平衡原则主要是指各法律部门包含的法律法规在数量上大致平衡。
  • C.当同一部法律可以被划分于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时,应采用主次原则对齐划归。
  • D.相对稳定原则要求法律部门划分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频繁变动法律部门的内容、结构。
3.

我国《民法总则》已于 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但《民法通则》并未废除,在两法并存共用阶段,对于同一事项二者有不同的规定,适用的原则应该是

  • A.法不溯及既往
  • B.新法优于旧法
  • C.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D.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4.

某设区的市政府出台《规范操办酒席行为实施办法》,办法规定除婚嫁酒、丧葬酒外的其他一律视为违规酒席,下嫁不准操办酒席,“同时规定 : 群众操办婚嫁酒须填写申报表并报区政府备案。” 对此正确的是

  • A.该办法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 B.该办法规群众办婚嫁酒须申报,不适当地增加了公民义务
  • C.该办法有关“下嫁不准操办酒席”的规定符合公序良俗原则
  • D.该办法对于“违规酒席”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要求
5.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 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 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 工减少的收入”该规则不属于

  • A.义务性规则
  • B.确定性规则
  • C.构成性规则
  • D.强行性规则
6.

2018年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该制度集中体现的法律职业特征是

  • A.法律职业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性
  • B.法律职业要求设置严格的准入门槛
  • C.法律职业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伦理
  • D.从事法律职业意味着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7.

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的各种要素。 如法律原则、 法律观念、 法律价值、 法律制度等在全球 范围内的趋同,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8.

某法院公布夫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夫信人在得知姓名被公布后迫于 “面子”和舆 论压力、找到法院配合执行。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属于司法裁判活动
  • B.公布夫信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氛围
  • C.法院未经被履行人同意就公布其姓名信息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 D.失信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配合执行不属于守法行为
9.

比例原则是行政执法应遵守的原则,下列符合比例原则的是

  • A.为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禁止本地超市出售外地企业的肉制品
  • B.在一年一度的马拉松比赛当日,实行比赛沿线地区临时交通管制
  • C.在对企业违法行为作业处罚前,举证听证会听取其申辩
  • D.为迎接卫生城市评比检查 , 决定检查期间早点摊夜宵店均不得营业
10.

《最高法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下列对于该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参照指导性案例审理类似案件体现了“同案同判”的要求
  • B.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
  • C.最高法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属于立法活动
  • D.指导性案例是当代中国的判例法
11.

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查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贪污或受贿数额在 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认定为“数额巨大 " 冯某贪污公款 21 万元,法院依法判处 其三年有期徒刑,法院在该裁判中适用的主要推理方式是

  • A.演绎推理
  • B.类似推理
  • C.归纳推理
  • D.辩证推理
12.

根据我国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 B.中国共产党领导
  • C.全面依法治国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

根据选举法,下列关于直接选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 B.当选人数少于应选代表名额的,应重新投票
  • C.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该次选举无效
  • D.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14.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民行使财产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 B.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公民财产权规定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
  • D.国家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依法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并赔偿
15.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 B.上级监察委员会监督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 C.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 D.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6.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姓名权案件时,认为《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 于是中止审理, 逐级报送至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可以援引宪法作为裁判依据
  • B.最高人民法院应就进步明确该条件的具体含义作出司法解释
  • C.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应直接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请示结果作出判决
  • D.最高人民法院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该条进行法律解释的要求
17.

下列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长官必须年满四十五周岁
  • B.行政长官由当地选举产生,由立法会任命
  • C.行政长官在其一任任期内可以解散立法会两次
  • D.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
18.

下列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 B.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结构形式
  • C.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邦联利
  • D.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横向权力配置关系
19.

根据我国宪法,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关于基本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基本法律予以规定
  • D.物权法、刑事诉讼法和民族区城自治法都属于基本法律
20.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自然资源专属国家所有的是

  • A.农村的土地
  • B.荒地、滩涂
  • C.矿藏、水流
  • D.森林、山岭
21.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障权包括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内容
  • B.1999 年宪法修正案强化了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护
  • C.国家不负有保障社会保障权实现的义务
  • D.社会保障权是一种消极权利
22.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列关于村务监督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村务监督机构有权撒销村委会的决定
  • B.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
  • C.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工作
  • D.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
23.

根据《礼记 . 王制》的记载,商朝对“乱政”和“疑众”均处以“杀”。下列行为中,属于“乱政”的是

  • A.析言破律
  • B.行伪而坚
  • C.作淫声异服
  • 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
24.

唐朝天宝年间,长安城商贩张三、李四因争抢生意殴斗,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在辜限 内张三因伤死亡。依唐律,李四应论处的罪名是

  • A.斗殴
  • B.伤害
  • C.杀人
  • D.强盗
25.

宋朝元丰年间,开封府民人钱某与赵某因相邻土地的田界问题发生纠纷,钱某欲告官解决。按照《宋刑统》的相关规定,官府可以受理钱某词状的时间是

  • A.四月初一
  • B.六月十八
  • C.八月十八
  • D.十月初一
26.

民国十四年秋,教育部佥事周树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撒销教育部对其的免职令。依据 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律,受理该案的机构是

  • A.大理院
  • B.平政院
  • C.高等审判厅
  • D.法部
27.

关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婚姻立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 实行一夫一妻制
  • B.规定了保护妇女儿童原则
  • C.确立了婚姻自由原则
  • D.明确了登记结婚以订婚为必经程序
28.

春秋时期晋文公制定的有关选贤任官的法律是

  • A.竹刑
  • B.茆门法
  • C.被庐之法
  • D.仆区法
29.

下列关于《北齐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 12 篇的法典体例
  • B.首创《名例律》的法典篇目
  • C.创设“重罪十条”
  • D.确立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
30.

历史上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典是

  • A.泰始律
  • B.开皇律
  • C.唐律疏议
  • D.大清律例
31.

唐朝开元年间,洛阳民人甲,乙共谋盗窃。两人被抓获后,经官府审理认定,甲为“造 意者”,属首犯,乙为从犯,依唐律,甲应处徒二年,对乙应处的刑罚是

  • A.徒二年
  • B.徒一年半
  • C.徒一年
  • D.杖一百
32.

下列国家或地区中,属于中华法系的是

  • A.朝鲜
  • B.暹罗
  • C.印度
  • D.波斯
33.

明朝成化年间,一日本留学生与一威尼斯商人在泉州因琐事发生欧斗,日本留学生受重伤。按《大明律》的规定,审理此案应依据的法律是

  • A.明朝法律
  • B.日本国法律
  • C.威尼斯法律
  • D.当事人选定的法律
34.

规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及其权限的清代会典是

  • A.雍正会典
  • B.乾隆会典
  • C.嘉庆会典
  • D.光绪会典
35.

依据 1947 年《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负责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的机构是

  • A.立法院
  • B.司法院
  • C.行政院
  • D.监察院
36.

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B..体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 C..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 D..体现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37.

法律不是万能的,导致法律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有

  • A..法律的实现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
  • B..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
  • C..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制约和影响
  • D..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
38.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该论断直接体现的法治理念有

  • A..程序正义理念
  • B..法学至上理
  • C..权力受制约理念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
39.

某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关于民法总则草案 的说明,对民法通则的有关条款作了解释,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该法院采用了比较法解释
  • B..该法院运用了定义解释方法
  • C..该法院的解释属于正式解释
  • D..该法院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40.

某村 5 名初中生辍学,家长听之任之,镇政府对家长 ... 送子女返校读书,根据宪法和法 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学生家长应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C..镇政府有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职责
  • D..子女教育应由家长负责,镇政府的行为侵犯了家长的监护权
41.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人大代表出现下列情况,其代表资格应终止的有

  • A..赵某辞职被接受
  • B..钱某加入外国国籍但定居北京
  • C..孙某因刑事案件被羁押在接受调查
  • D..李某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市级人大会议
42.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人身自由包括

  • A..住宅不受侵犯
  • B..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3.

在历史以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的朝代有

  •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44.

在清朝司法实践中,幕友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幕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幕友须精通复杂的律例
  • B..幕友由各级官府衙门任命
  • C..以专办刑事审判实务的刑名幕名地位最高
  • D..幕友是各级地方官及中央司法部门长官的政法顾问
45.

下列关于 1935 年《中华民国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分总则和分则两编
  • B..确定罪刑法定义务
  • C..增设“保安处分”
  • D..侵害直系尊亲属犯罪加重处罚
46.

简述法律的基本特征。

47.

简述我国宪法上的公民的监督权。

48.

简述汉代的春秋决狱答。

49.

孙某乘坐高铁时,未按照车票规定的座位乘车,霸占他人座位,经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 多次劝说,孙某仍不将座位让出,事后,铁路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 , 给予孙某 治安罚款 200 元的处罚,铁路客运部门则将孙某的有关信息记录在铁路征信体系中,禁止 其 180 天内乘坐火车。 (1). 该事件主要涉及哪些法律关系? (2). 该事件体现了何种法律价值冲突?

50.

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 某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 该条 例规定,出行高峰禁止外地电动车行驶,如违反,将扣押电动车并托运回原籍,外地来该城 市务工人员张某认为该规定同宪法法律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 (1). 该条例公布后,应如何备案 ? (2). 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张某的审查建议后,应如何处理 ?

51.

诸老废笃疾,事须争讼,止令同居亲属深知本末者代之。若谋反大逆,子孙不孝,为同 居所侵侮,必须自陈者所,诸致仕得代官, 不得已与齐民讼,许其亲属家人代诉, 所司毋侵挠之。诸妇辄代男子告辩争讼者,禁之,若亲寡居,及虽有子男,为他故所妨,事须争讼者, 不在禁例。 (1).元朝诉讼代理适用的一般情形有哪些 ? (2). 元朝禁止哪些人代理诉讼 ?有何例外? (3). 如何评价元朝诉讼代理制度 ?

52.

联系实际,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53.

请结合法理学和宪法学原理,论述人权的内涵以及人权保障在我国宪法的体现?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