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科学.技术.社会》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卷面总分:0分 答题时间:分钟 试卷题量:0题

一、多选题 (共37题,共0分)
1.

“科学”在我国现今的含义最早由“格物致知”来指称,指的是()

  • A.能力
  • B.智慧
  • C.知识
  • D.实践
2.

试图描述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结构的第一人是()

  • A.开普勒
  • B.培根
  • C.圣西门
  • D.亚里土多德
3.

按照技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分,医疗技术、军事技术属于()

  • A.组合技术
  • B.加工技术
  • C.生产性技术
  • D.非生产性技术
4.

STS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A.出现一批 STS计划
  • B.形成明确导向
  • C.基本立场转变
  • D.研究制度化
5.

按照交叉学科的形态划分,信息科学、协同、突变论等属于()

  • A.综合学科
  • B.新兴学科
  • C.边缘学科
  • D.横断学科
6.

  • A.波普尔
  • B.默顿
  • C.萨顿
  • D.库恩
7.

数学中零的概念及其符号0是由()

  • A.中国人创造的
  • B.罗马人创造的
  • C.埃及人创造的
  • D.印度人创造的
8.

现存我国最古老的的数学著作是()

  • A.周髀算经
  • B.九章算术
  • C.数书九章
  • D.几何原理
9.

电话的发明者是()

  • A.西门子
  • B.爱迪生
  • C.贝尔
  • D.马克尼
10.

一个理论所经受的检验的严格程度是()

  • A.确认度
  • B.证伪度
  • C.可信度
  • D.有效度
11.

研究纲领的结构包括硬核、助发现法和()

  • A.软件
  • B.保护法
  • C.反面发现法
  • D.正面发现法
12.

科学发展模式主要有:综合实践模式、历史主义模式和()

  • A.知识论模式
  • B.研究纲领模式
  • C.实用主义模式
  • D.学科发展模式
13.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 B.毛泽东
  • C.邓小平
  • D.江泽民
14.

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 B.劳动工具的状况和水平
  • C.生产关系的变革
  • D.劳动产品的分配制度
15.

农业社会中财富的主要形式是()

  • A.资本
  • B.土地
  • C.货币
  • D.权力
16.

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是()

  • A.社会的经济竞争
  • B.社会的经济投入
  • C.社会发展的需要
  • D.人类发展的需要
17.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 B.培根
  • C.罗素
  • D.库恩
18.

当代最热门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

  • A.基因技术
  • B.纳米技术
  • C.克隆技术
  • D.信息技术
19.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认知不足
  • B.技术缺陷
  • C.决策失误
  • D.监管不力
20.

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科学法是()

  • A.俄罗斯科学发展学说
  • B.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联邦法
  • C.1998— 2000 饿罗斯科学改革构想
  • D.关于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
21.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把自然知识体系分为()

  • A..天文现象
  • B..物理现象
  • C..地理现象
  • D..生理现象
  • E..化学现象
22.

交叉学科的特点有()

  • A..研究问题的实践性
  • B..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 C..研究主题的全球性
  • D..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 E..研究主体的群体性
23.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源地包括()

  • A..中国
  • B..德国
  • C..美国
  • D..日本
  • E..英国
24.

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义模式认为,科学发展包括()

  • A..主体论阶段
  • B..实体论阶段
  • C..实践论阶段
  • D..本质论阶段
  • E..现象论阶段
25.

科学和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三种形态包括()

  • A..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
  • B..依附于载体中的软件、程序、设计等
  • C..智力技术
  • D..信息技术
  • E..资本
26.

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路径体现出了知识的转向,这种转向包括()

  • A..唯理化
  • B..标准化
  • C..中立化
  • D..外在化
  • E..社会化
27.

关于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 世纪是以科学为主导的科学一技术一工程的科学时代
  • B..20 世纪是以工程为核心的工程一技术一科学的工程时代
  • C..21 世纪是以工程为统领的工程一技术一科学的工程时代
  • D..19 世纪是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一科学一工程的技术时代
  • E..20 世纪是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一科学一工程的技术时代
28.

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和 ______。

29.

1962年,世界上第一本环境科学力作出版,这部著作名为《______》。

30.

1783年,拉瓦锡创立了______说,引起了化学革命。

31.

科学发展证伪主义模式的创始人是______。

32.

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的主要特征包括:社会行为的理性化、社会管理的 ______和社会发展生态化。

33.

自从马尔库塞《 ______》一书出版,单向度一词成为最脍炙人口的概念之一。

34.

生产关系由生产、分配、交换和______ 四个环节所组成。

35.

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______ 的总和。

36.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全球环境和______问题。

37.

1997年,实施______战略首次正式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吹响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号角。

答题卡(剩余 32 道题)
一、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