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 铁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历年模拟试题及答案

铁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历年模拟试题及答案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23-02-20 13:04:05

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多选题

隧道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接近( )时,应该,停止一端工作,单向施工。

  • A、 9m
  • B、 11m
  • C、 13m
  • D、 15m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客运专线双线隧道。隧道长度为2600m,起止里程为DK38+000~DK40+600。进、出口段浅埋,围岩为风化泥灰岩,岩体破碎,节理发育,裂隙水丰富,级别为V级;洞身DK39+100~DK39+500段围岩级别为II级,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隧道进口段施工方案,拟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查后,认为开挖方法不正确。 事件二:对出口段编制了《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事件三:II级围岩段喷射混凝土作业时,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其搅拌时间为1min,喷射采用干喷工艺,分段分层喷射作业,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并且一次最大喷射厚度拱部为10cm、边墙为15cm,为了节约成本,部分使用了回弹料。 1.说明事件一中进口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法不正确的理由。 2.指出图3中A和B所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 4.根据背景资料,该洞口段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因为:(1)地质条件差; (2)隧道洞径(断面)大。 (3)洞口浅埋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施工。 2.A:洞口截排水系统施工; B:预支护(管棚、小导管)。 3.(1)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 (2)水泥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5min, (4)严禁使用回弹料。 4.(1)地质超前预报安全技术措施; (2)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3)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4)预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5)地表沉降控制安全技术措施;(6)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

    多选题

    某公司项目经理部承建某铁路第三标段,起止里程为DK1013+100~DK1025+850。设计资料显示标段内有正线桥梁11座,共有圆端形墩身89个,墩身型式有实心、空心两种,墩身坡比分别为35 : 1、38 : 1、42 : 1,其中墩高30m以下空心墩2个;有2个桥台位于隧道口,施工场地狭窄,交通困难,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1.25m,桩长分别为12m、14m。根据施工方案,墩身内、外模板均要求采用定型钢模,且不改造后利旧。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采用架子队模式组织施工,经招标选用了有资质的某劳务公司组建架子队承担桥梁墩身施工。双方签订了劳务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架子队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由劳务公司人员担任,施工机械由劳务公司自带,定型模板及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供应,劳动合同由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人员签订”。 事件二:桥梁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部长组织编写完技术交底资料,立即下发给架子队,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班组长及全体劳务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宣讲,技术交底资料经工程部编制人员及工程部部长签字后存档。公司对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资料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 事件三:项目开工一个月,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了责任成本合同,明确项目成本预算目标为43500万元。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变化情况为:设计变更增加成本500万元,因质量问题返工增加成本200万元,因发生安全事故赔偿60万元,因市场变化材料价格上涨增加费用300万元,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成本160万元。工程竣工后,公司按照成本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项目成本预算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确定了项目经理部竣工考核成本预算目标。 【问题】 1.针对事件一中项目经理部架子队管理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2.根据背景资料,从降低成本和方便施工的角度分析,该桥梁工程设计方案有哪些方面可以优化?如何优化? 3.针对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三中,项目经理部竣工考核成本预算目标是多少万元?(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正确做法: (1)架子队主要管理人员应由施工企业(公司)正式职工担任; (2)施工机械及基本施工机具应由施工企业(公司、项目经理部)配置(提供); (3)劳动合同应由劳务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 2.可优化的设计方案有: (1)墩身坡比; (2)墩身型式; (3)桩基成孔方式。 设计方案可以优化为: (1)墩身坡比做到统一,提高模板利用效率; (2)低于30m空心墩可以优化为实心墩; (3)靠近隧道口处桥台钻孔桩改为人工挖孔桩。 3.正确做法: (1)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主管)应对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交底,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应向架子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应对班组长及全体劳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资料应由全体参加交底人员签字并存档。 4.43500+500+300=44300万元

    多选题

    铁路施工测量质量特性中下列施工测量二级质量特性中属于一级质量特性观测的有( )。

  • A、 .桩的埋设质量
  • B、 .仪器检验的正确性
  • C、 .手簿记录的完备性
  • D、 .验算的正确性
  • E、 .平差计算的正确性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CD

    多选题

    某I级铁路增建二线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线路平面布置如图5-1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26万m3,无特殊处理路基。 单线桥梁3座,均为旱桥,无高墩,上部结构为简支T梁。钻孔桩直径为1.2m,桩长为22~25m。某根钻孔桩施工过程为:在终孔后进行了清孔;在检验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后,立即进行了钢筋笼吊装,由于设备故障导致钢筋笼吊装共耗时4个小时;钢筋笼吊装后,立即安装导管进行了水下混凝土灌注。在该桩成桩后质量检测时发现该桩底部有0.6m厚沉渣。经查看施工记录,泥浆含砂量不超标,其他指标合格,混凝土灌注过程顺利。 单线隧道1座,长3800米。在进口、出口各安排一个作业面施工,月进尺处在行业平均水平。隧道II级围岩长600m,III级围岩长2000m,IV级围岩长1200m。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施工工序如图5-2所示。 沿线两个既有车站均需改建,改建内容为:车站A增加三条到发线,车站B拆除一条运煤专用线。两个车站的地形地貌基本一致。 全线轨道结构采用有砟轨道,采用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车站A和车站B均具备设置铺架基地的条件(T梁预制场设在铺架基地内)。计划在其中一个车站处设置铺架基地,配置一套铺架设备,先向一端铺架,然后调头再向另一端铺架。 本工程的营业线为繁忙干线。施工单位在营业线施工中,因机械侵限导致中断铁路行车7个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业主要求本标段总工期为24个月,自开工后第15个月开始铺架。 1.第二标段的正线长度是多少千米?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造成钻孔桩底部0.6m厚沉渣的原因。 3.指出图5-2中临时设施C、工序Ⅱ和工序V的名称。 4.铺架基地应设置在哪个车站处?并说明理由。 5.根据背景资料,应先向哪个方向进行铺架施工?并说明理由。 6.针对背景资料,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此次铁路交通事故属于什么等级?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正线长度是:119.5千米。 2.原因是:钢筋笼安装时间长;没有进行二次清孔,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进行沉渣厚度检测。 3.C为栈桥(或仰拱栈桥)。工序Ⅱ为初期支护。工序Ⅴ为二次衬砌。 4.(1)选择在A车站处设置铺架基地。 (2)理由:A车站处有省道,交通方便,便于运输,;铺架基地可利用A车站增建的到发线,做到永临结合,减少土石方,节约用地,降低成本。 5.(1)应先向终点(或大里程)方向铺架。 (2)因为铺架开始时隧道还未完工,不能满足铺架要求,且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工;而本工程的路基、桥梁工程量不大,难度不高,在开工后15个月内能完成大部分工程,不影响铺架施工。先向终点方向铺架能尽量避免铺架窝工,避免铺架设备反复调头。 6.属于较大事故。

    多选题

    关于瓦斯隧道通风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风管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管
  • B、 两个工作面之间采用串联通风
  • C、 停电时电锁闭装置应该在 30min 内接通电源
  • D、 通风采用吸出式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桥梁基础无护壁基坑开挖可以分为垂直开挖和放坡开挖;基坑开挖的作业方法有( )。

  • A、 .人工开挖
  • B、 .冲抓开挖
  • C、 .钻爆开挖
  • D、 .机械开挖
  • E、 .吸泥开挖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CD

    多选题

    某段普通铁路增建二线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堑、路堤和桥梁。其中路堑段增建的二线铁路紧邻既有线,断面设计是对既有线靠山侧山体进行扩挖,最大开挖高度为10m,开挖体地质为强风化、中风化泥岩,主要支挡工程为抗滑桩;路堤大部分地段位于一水库上游,设计为单绕新建路堤,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砂砾石,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路堑开挖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主要要点是:先将该路堑段设计相邻的10根抗滑桩同时开挖,开挖完成后集中灌筑混凝土;待抗滑桩全部完成后,再进行石方开挖,开挖方式采用浅孔爆破。 事件二:正式填筑路堤前,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堤填筑(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工艺性试验,试验段位置选择在地势平坦的路堤中间地段,长度选择为80m。工艺性试验形成的成果包括:机械设备组合方式、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方式和碾压遍数。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试验段选择不符合规范要求,报送的工艺性试验成果内容不全。 事件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时,施工单位先填筑台后过渡段路堤,再填筑桥台锥体;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0m范围内,填料铺筑厚度按30cm控制,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压实。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二中试验段选择存在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二,补充工艺性试验成果内容。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做法存在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不正确。 理由: (1)遗漏了营业线安全防护方案; (2)群桩不应同时开挖,应由两侧向中间间隔开挖,开挖完成后及时灌筑混凝土,成桩1天后才可开挖邻桩; (3)紧邻既有铁路的软石路堑宜采用机械开挖或控制爆破。 2.正确做法: (1)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断面及结构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及部位; (2)试验段长度选择应不少于100m。 3.(1)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围; (2)压路机碾压行走速度; (3)施工工艺流程; (4)压实检测情况分析。 4.正确做法: (1)台背过渡段应与桥台锥体同步填筑; (2)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0m范围,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3)填料铺筑厚度不宜大于20cm。

    多选题

    关于非预应力轨道板预制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采用独立预制台座
  • B、 采用倒模法浇筑
  • C、 采用底振式振捣
  • D、 采用连体养护罩养护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关于高压旋喷桩质量检测的方法有( )。

  • A、 .钻芯
  • B、 .声测法
  • C、 .小应变
  • D、 .静载法
  • E、 .开挖法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D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