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 2019年国家统一法考《刑法》客观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国家统一法考《刑法》客观试卷及答案解析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23-02-20 13:03:12

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多选题

1983 年 3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生效;2002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制定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生效;200年 10 月 16 日,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准确的?()

  • A、 .《商标法实施条例》是部门规章
  • B、 .《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 C、 .《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效力要低于《商标法》
  • D、 .《商标法实施条例》是《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母法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C

    多选题

    案情: 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 材料二: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新华社北京2014年1月8日电)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涵义,谈谈你对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的理解。 答题要求: 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执法为民的基本涵义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合理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 从材料可以看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利既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应有之义,又是具体的践行方式。社会主义法治根据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和我国的现实条件,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需求出发,完整地构建了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使执法为民理念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依据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我国当前应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体系。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保障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坚决打击和制裁各种危害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行为,同时引导人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理性表达利益诉求。(2)保障和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提供有效权利救济手段。(3)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4)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为社会成员的均衡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法律保障。总之,我们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的权利保护体系,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证据的客观性的理解准确的有()。

  • A、 .证据的客观性是由刑事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
  • B、 .根据物质存有第一,理解第二的基本原理,从刑事证据的来源 考察,其客观性是必然存有的
  • C、 .因为证据经过司法工作人员等主体的收集,必须含有收集主体 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可能影响证据客观性的本质属性
  • D、 .承认和理解刑事证据的客观性,就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想 象、假设等作为定案的证据来使用
  • E、 .承认和理解刑事证据的客观性,就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想 象、假设等作为定案的证据来使用
  • F、 .证据事实即是案件事实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BD

    多选题

    A 市某县土地管理局以刘某非法占地建住宅为由,责令其限期拆除建筑,退还所占土地。刘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

  • A、 复议机关只能为 A市土地管理局
  • B、 若刘某撤回复议申请,则无权再提起行政诉讼
  • C、 刘某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复议
  • D、 若复议机关维持了某县土地管理局的决定,刘某逾期不履行的, 某县土地管理局能够自行强制执行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依法不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情形是:( )

  • A、 罪犯无法定减轻处罚情节, 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 件
  • B、 因特殊情况可以不受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决定假释的案件
  • C、 追诉时效已过二十年,但仍然有必要追诉的案件
  • D、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死刑复核案件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

  • A、 .收集、使用证据的主体要合法
  • B、 .每个证据来源合法
  • C、 .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
  • D、 .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 E、 .包括以上全部选项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

    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 甲在 1995年 1 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 3 万元;1995 年 2 月抢夺他 人财物价值 2 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 5 万元
  • B、 乙收受贿赂 15 万元,将其中 3 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 的犯罪数额是 12 万元
  • C、 丙第一次诈骗 6 万元,第二次诈骗 12 万元,但用其中 6 万元 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 6 万元
  • D、 丁盗窃他人价值 6000 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 以 1 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 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 1 万 元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吴某和李某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吴某名下。2010 年 2月 1 日,法院判决吴某和李某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李某所有,但是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3 月 1 日,李某将该房屋出卖给张某,张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支付了50 万元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 4 月1 日,吴某又就该房屋和王某签订了买卖合同,王某在查阅了房屋登记簿确认房屋仍归吴某所有后,支付了50 万元价款,并于 5 月 10 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下列哪些选项是准确的?()

  • A、 .5 月 10 日前,吴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 B、 .2 月 1 日至 5 月 10 日,李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 C、 .3 月 1 日至 5 月 10 日,张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 D、 .5 月 10 日后,王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D

    多选题

    下列叙述中对于证据关联性的理解准确的有()。

  • A、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
  • B、 .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存有是证据具有证明力的关键
  • C、 .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 据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水准
  • D、 .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关联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 E、 .所有证据与案件的关联性都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

    “法律仅仅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有,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有。”关于该段话,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讲,规律是自由的,但却是无意识的, 法律永远是不自由的,但却是有意识的
  • B、 .法律是“人的实际的自由存有”的条件
  • C、 .国家法律须尊重自然规律
  • D、 .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CD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