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正确答案: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哪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说这一阶段中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代表的是各该年龄儿童的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名词解释:幼年健忘
正确答案: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幼年健忘与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3岁前的儿童皮质细胞的反应性极高,他们往往容易记住看到对象的全部细节。另一方面,3岁前儿童脑皮质的各个区域还没有完全成熟。后发育的脑区结构控制了先发育的脑区,妨碍了原先的记忆,使人不能回忆起更早发生的事情。另外突触的功能成熟水平,也和记忆有关。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3岁称为先学前期,这时期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个事情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思维;有了最初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 (1)学会直立行走。1~2岁时独立行走还不自如,1岁半以后,孩子不但会走路,而且学习上下楼梯,2岁左右孩子能够原地跳、学会跑和到处钻,还能学会扔球和踢球等动作。 (2)使用工具。1岁以后,孩子逐渐能够准确地拿各种东西。2岁半以后,孩子能够自己用小毛巾洗脸,拿起笔来画画。2~3岁的儿童能够学会各种动作,不仅能使双手协调,而且能使全身和四肢动作协调起来。 (3)语言和思维的真正发生。人类所特有的语言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开始真正形成的。1岁前只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1岁到1岁半是理解语言阶段。2岁后的孩子开始讲道理,也会开始和别人争辩。但这时期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而且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想象也开始发生。2岁左右孩子已经能够拿到物体进行想象性活动,出现游戏的萌芽。至此,儿童的认识过程,从感觉到思维都已形成。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孩子进入第二个年头,就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了。特别是2~3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主意,往往“不听话”了。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的集中表现。
名词解释:选择性注意
正确答案: 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在新生儿时已经出现。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性注意性质和对象的变化。选择性注意的发展与儿童动作的发展、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使儿童可能扩大注意的范围,改变注意对象的性质以及注意选择性活动的性质。
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