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正确答案: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哪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说这一阶段中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代表的是各该年龄儿童的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3岁称为先学前期,这时期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个事情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思维;有了最初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 (1)学会直立行走。1~2岁时独立行走还不自如,1岁半以后,孩子不但会走路,而且学习上下楼梯,2岁左右孩子能够原地跳、学会跑和到处钻,还能学会扔球和踢球等动作。 (2)使用工具。1岁以后,孩子逐渐能够准确地拿各种东西。2岁半以后,孩子能够自己用小毛巾洗脸,拿起笔来画画。2~3岁的儿童能够学会各种动作,不仅能使双手协调,而且能使全身和四肢动作协调起来。 (3)语言和思维的真正发生。人类所特有的语言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开始真正形成的。1岁前只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1岁到1岁半是理解语言阶段。2岁后的孩子开始讲道理,也会开始和别人争辩。但这时期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而且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想象也开始发生。2岁左右孩子已经能够拿到物体进行想象性活动,出现游戏的萌芽。至此,儿童的认识过程,从感觉到思维都已形成。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孩子进入第二个年头,就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了。特别是2~3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主意,往往“不听话”了。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的集中表现。
案例分析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
正确答案: 答:依恋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早期的依恋关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他人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
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 一般把3~6岁叫做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其标志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幼儿末期,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能按照一定目的、计划去活动,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心理活动开始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观察、学习、思考,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婴儿降低,而受自身控制水平逐渐增高。 (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在新生儿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幼儿气质的不同已经十分明显。在能力方面,幼儿的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作为个性特征核心部分的性格开始形成。同时出现稳定的个人特点。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积极能动性对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在自我意识方面,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及相应的自信心已经表现出差异。而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生活,甚至对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