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班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
正确答案: (1)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知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3)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
举例说明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 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例如, 教师将需要幼儿学习的内容, 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 如小班幼儿送图形回家——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喂小动物吃东西——学习按数量送物。 (2)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尝试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 例如,幼儿学习将用小棍拼搭的正方形变成三角形,教师会发现这样两种情况:有一些幼儿是从拼成的正方形中拿去 1 根,将两边的小棍相接就成了一个三角形;而另一些幼儿则是将正方形拆散,重新拼搭成三角形。 (3)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并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获得的零散、点滴的经验能得到及时的整理,使其系统化。
在安排有关数的教育内容时,小班初期只给儿童一些前数学经验,从小班后期到中班,再正式引入数的内容。这一安排体现的数学教育原则是()。
儿童辨别空间方位关系的难易顺序是()。
6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进行测量。为了比较两座塔的高度,儿童会走到一座塔旁边,在身体上与塔同高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走到另一个塔的旁边去比较。说明儿童已感知到等量关系的()。
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以下选项中,属于小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