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
  • 医卫类
  • 建筑工程
  • 外语类
  • 外贸类
  • 计算机类
  • 财会类
  • 技能鉴定
当前位置: 我要找题网 > 考试试卷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题及答案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2023-02-20 13:02:57

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多选题

所选取的题材必须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结合玩具和实物来进行的教学游戏适用于()。

  • A、 托班
  • B、 小班
  • C、 中班
  • D、 大班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老鹰捉小鸡”属于()。

  • A、 赛跑游戏
  • B、 躲藏游戏
  • C、 平行游戏
  • D、 互补性游戏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试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关于游戏的主要观点。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也称维列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 2 分)。(写出 3 位代表人物即可)主要观点 (1)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主导活动的类型不同: 游戏,尤其是有主题的角色游戏,是 3-6 岁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2 分) (2)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1 分)游戏是一种受到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社会存在所制约的活动。( 1 分) (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2 分)游戏的教育价值和游戏本身的发展,取决于成人对游戏的指导。

    多选题

    结构游戏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 1 分),是指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游戏材料或其他物体( 1 分),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或机构的活动( 1 分)。

    多选题

    下列关于“游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助于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
  • B、 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同伴关系
  • C、 有助于儿童恢复紧张的情绪
  • D、 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益智玩具特性的是()。

  • A、 启智性
  • B、 可操作性
  • C、 可参与性
  • D、 适宜性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简述户外自由游戏活动的特点。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个体性( 1 分):以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为主( 2 分); (2)分散性(1 分):幼儿在户外场地四处跑动, 或是三三两两在一起玩,活动范围大,分布范围广( 1 分); (3)多样性( 1 分):幼儿自由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使用器械、设备的游戏和徒手游戏( 1 分);

    多选题

    搭建行为及表征行为是构成关键要素的游戏是()。

  • A、 角色游戏
  • B、 户外游戏
  • C、 建构游戏
  • D、 规则游戏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案例: 某大班幼儿自发生成了超级达人秀的游戏活动, 但是孩子们都争着做评委 (3名)而不愿意做参赛选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对策,经过幼儿之间的相互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产生了游戏规则,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谁做评委, 摸到红牌的幼儿则当评委。 参赛选手表演完一轮节目后, 大家再重新抓阄确定谁做评委。 新的游戏规则实施下来, 游戏进行的很顺利。 但是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一些小朋友一次评委也没做过,没有摸到过红牌,在游戏中又产生了争执。 面对新的问题, 教师和幼儿又一次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幼儿提出在上一轮当过评委的小朋友不再参加抓阄,而是成为参赛选手,这样能确保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做一次评委。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于是在游戏中大家又发展了新的游戏规则, 超级达人秀的游戏又开展的如火如荼了。请从幼儿游戏意识的产生及规则行为的建构方面, 谈谈教师是如何化解幼儿的游戏冲突并制定游戏规则的。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幼儿规则意识的第三阶段是可变的规则阶段(1分),在此阶段儿童已经不再把规则看做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改变,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规则来源于大家集体协商和讨论的结果,是社会和集体成员都认可和同意的结果(2分)。在5-7、8岁阶段,儿童的规则行为进入初步合作阶段,他们开始顾及他人,并协调自己和玩伴的不同意见(1分)。案例中的幼儿在面对2次新问题的时候,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与同伴一起商议,重新制定规则(2分)。教师在面临幼儿的2次冲突时,能灵活编制游戏,保持游戏规则的变通性(2分),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幼儿要求,且都同意改变规则时,应当允许幼儿改变规则。案例中教师在全体幼儿都同意的基础上,改变游戏规则,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2分),改变规则的过程正是建构规则意义,发展社会性的过程,而且由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更容易为他们理解和遵守(2分)。

    多选题

    儿童规则行为的发展阶段中,处于规则协调阶段的是()。

  • A、 3 岁
  • B、 3~5 岁
  • C、 5~7、8 岁
  • D、 11~12 岁
  •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