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述评。
正确答案: 第一,把适应儿童的发展作为决定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和个别儿童发展的差异。 第二,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主要方式,提供和支持儿童游戏被看作是高质量方案的标志。 第三,重视成人和儿童关系的质量。
强调非正式的、实践的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强调通过建立幼儿班级为初等学校做准备工作地必要性的是()
有个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哼歌,一个教师会想:“多吵呀,为什么他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不干扰别人呢?”而另一个教师却想:“他好像对音乐很感兴趣,也许把数学游戏配上音乐,或者用一首歌来开始上课效果会更好。”请运用你所学知识,分析哪位教师的方法更有利于儿童发展,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儿童评价观与教育观?
正确答案: (1)后一位教师的做法更有利于儿童发展。(2分) (2)儿童评价观和教育观:儿童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个体的治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2分)结合案例展开论述酌情给2分教师应积极发展儿童多方面的智力与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分)。应为幼儿提供发挥强项提供平台,使儿童在强项的展现中找到自信,从而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2分)结合案例展开论述酌情给2分
简述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
正确答案: 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的是欧文.英国第一个创办幼儿学校的人是欧文;对英国的幼儿学校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怀尔德斯平;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法案》;《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又称《哈多报告》;20世纪60年代后期,非常重视幼小衔接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教育的文件是《普洛登报告》
正确答案: (一)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地认识。 (二)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 (三)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名词解释:1942 年《青少年福利法》
正确答案: 1942年《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基本奠定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儿童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划归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提出“白天的幼儿之家”和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 练习次数:0次